[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环保的粉体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9201.0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9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环保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粉体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粉尘虽然会发生爆炸,但若采取可靠的措施还是可以避免的,防范的措施应着眼于发爆的条件:控制粉尘浓度;杜绝起燃点;减低空气中氧的浓度;采取有效降尘措施;建立预报系统;设置爆炸压力泄放口等。此外,在管理上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落实管理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2016年2月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将在2016年3月至2017年底组织开展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两类企业粉尘危害专项治理工作,以控制、减少和消除相关危害,严防尘肺病发生,切实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现在的化工业在制造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尘,现有技术均采用湿式收尘装置进行除尘,能耗较高,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粉体节能除尘装置,高效环保的进行除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粉体除尘装置,采用两级除尘装置,增强除尘效果,除尘量大,总体除尘效率高、减小环境污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粉体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分为左箱体、右箱体和上箱体,所述左箱体的一侧设有粉尘入口,所述左箱体的上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内部中空结构,并且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形孔,穿过所述圆形孔设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一端连接有过滤袋,所述空心管另一端设有圆环与圆形孔固定,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设有鼓吹管,所述鼓吹管对应于圆形孔的位置均设有分管,所述鼓吹管上设有脉冲阀,所述左箱体和右箱体之间设有管道,所述左箱体的管道处设有过滤网,所述左箱体和右箱体的下端均设有尘斗室,所述尘斗室设有卸尘阀,所述右箱体的上端设有支撑杆,所述右箱体的上表面为镂空结构,所述右箱体上表面安装有高压雾化器,所述上箱体的一侧设有出口。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粉尘入口为喇叭管,与左箱体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气流孔。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雾化器设有水管,并且所述水管引出右箱体外。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尘斗室为漏斗状。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箱体和右箱体之间管道内表面带有密封环,所述管道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袋与空心管通过弹性圈固定。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口上设有出口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环保的粉体除尘装置结构简单,价格合理,运用两级除尘装置,第一级过滤袋过滤颗粒直径大的粉尘,第二级喷湿器使小颗粒直径的粉尘聚集,除尘效果好,效率高,另外使用高压气振动过滤袋,确保过滤袋上的粉尘及时排出,保证除尘量,达到高效的目的,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使用新型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左箱体;3-右箱体;4-上箱体;5-粉尘入口;6-固定杆;7-圆形孔;8-空心管;9-过滤袋;10-圆环;11-鼓吹管;12-分管;13-脉冲阀;14-管道;15-过滤网;16-尘斗室;17-卸尘阀;18-支撑杆;19-高压雾化器;20-出口;21-出口阀;22-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9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