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灯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8567.6 | 申请日: | 2017-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8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戴先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杨洋 |
主分类号: | F21K9/90 | 分类号: | F21K9/9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灯制造方法,所述LED包括灯座、与该灯座相连的灯体、与该灯体可拆卸连接的灯头及设于所述灯体内的LED灯片,所述灯体内壁设有与该LED灯片相配合的限位凸台;所述LED灯片包括PCB板和间隔分布于所述PCB板上的LED灯珠;所述灯体上部设有开口,灯体下部设有螺纹部,所述灯座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LED灯片制造:通过灯珠装配装置将LED灯珠装配至PCB板上,所述灯珠装配装置包括涂胶机和气枪,通过涂胶机将胶水涂覆至PCB板上后通过气枪将LED灯珠装配至PCB板上。本发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ED灯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白炽灯(钨丝灯)耗能高、寿命短,在全球资源紧张的大环境下,已渐渐被各国政府禁止生产;随着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照明逐渐成为新型绿色照明的不二之选,如LED球泡灯。
LED球泡灯在制造时,通常采用手工将灯珠一个个粘附至PBC板上,工作效率低下,用工成本很高。且灯体与灯座连接时两者之间的仅采用单纯的卡套方式,牢固度较低,长期使用后,两者容易脱开,灯泡的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制造的灯使用寿命长的LED灯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LED灯制造方法,所述LED包括灯座、与该灯座相连的灯体、与该灯体可拆卸连接的灯头及设于所述灯体内的LED灯片,所述灯体内壁设有与该LED灯片相配合的限位凸台;所述LED灯片包括PCB板和间隔分布于所述PCB板上的LED灯珠;所述灯体上部设有开口,灯体下部设有螺纹部,所述灯座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LED灯片制造:通过灯珠装配装置将LED灯珠装配至PCB板上,所述灯珠装配装置包括涂胶机和气枪,通过涂胶机将胶水涂覆至PCB板上后通过气枪将LED灯珠装配至PCB板上;
(2)灯座涂胶:通过涂胶装置在灯座内壁涂覆一层胶水,之后将灯体下部旋入至灯座内以使灯体与灯座螺接;
(3)LED灯片装配:将LED灯片置于灯体上部的开口内,之后将灯体放置在冲床的下模上,通过冲床将LED灯片压入至灯体内,且LED灯片的上表面与所述限位凸台下表面相抵;
(4)灯头装配:将灯头套至灯体上,对灯体上的开口进行封闭
本发明对于LED灯的装配全程采用设备进行,实现自动化加工,摒弃了传统的手工操作,不仅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极大程度的减小了所需的工人数量,降低了用工成本;其次,灯体下部与灯座之间为螺纹连接,且灯座内壁还通过涂覆有胶水,从而在胶接和螺接的双重功效下,灯座与灯体之间连接非常牢固,长期使用易不会出现两者脱离的情况,灯的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灯座上间隔分布有多个连接部,所述灯体上设有供所述连接部穿过的连接孔;所述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灯体相配合的防脱部;通过防脱部的设置,增加了灯体与灯座之间的连接牢固度,进一步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防脱部通过冲床冲压连接部形成,所述冲床包括下模、设于下模上的底座、第一上模、可上下动作设于第一上模上的冲柱及用于驱动冲柱上下动作的第一驱动件;防脱部成型步骤如下:灯座与灯体相连后,连接部通过连接孔穿入至灯体内;之后将灯座置于底座上,冲柱于第一驱动件驱动下下移,插入灯体内冲压连接部,使得连接部向下弯折形成防脱部。连接部穿过连接孔后,再通过冲柱冲压,发生弯折,形成防脱部;从而使得防脱部能够牢牢压紧在灯体内壁上,且保证连接部弯曲至最大程度,保证灯体与灯座之间不存在间隙,胶接、螺接及防脱部防脱三重保障,两者之间连接紧密且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冲床还包括第二上模、可上下动作设于第二上模上的活动套及用于驱动该活动套上下动作的第二驱动件;所述LED灯片于该活动套作用下被压入至灯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杨洋,未经丁杨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85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