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7906.9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1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谢赛锦;彭佛才;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将M个编码比特区分为第一编码比特部分和第二编码比特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编码比特部分包括与信息比特信道对应的K个编码比特,所述第二编码比特部分包括与冻结比特信道对应的(M‑K)个编码比特;发射端将所述第一编码比特部分和第二编码比特部分写入矩形交织器形成m×n矩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移动通信技术,尤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交织器在通信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织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变输入数据序列中元素的顺序,以最大化打乱元素之间的关联来分散可能发生的错误。在高阶调制中,交织器的作用尤其重要。
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编码采用Turbo码;而在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NR,NewRadio)系统中,大于等于12比特的控制信道编码采用极化(Polar)码。相关技术中,针对NR系统的交织器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交织器的边长是根据传输码块的长度计算得到的。而且,只要传输的编码比特长度发生变化,就要重新计算三角形的边长,且边长的计算中有开平方运算。也就是说,整体上来看这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交织器实现复杂度高,不利于硬件实现,而且在某些码率性能也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简单实现交织处理。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将M个编码比特区分为第一编码比特部分和第二编码比特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编码比特部分包括与信息比特信道对应的K个编码比特,所述第二编码比特部分包括与冻结比特信道对应的(M-K)个编码比特;
发射端将所述第一编码比特部分和第二编码比特部分写入矩形交织器形成m×n矩阵;
其中,m表示矩阵的行,n表示矩阵的列,且m*n≥M;M是待传输的编码比特个数,M是正整数;m或n是预先设置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形成的m×n矩阵进行列置换和/或行置换。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m*n>M时,在所述矩形交织器中,写入填充比特并标记为哑元;
所述填充比特填充在所述矩形交织器的前面或后面,或者,填充在所述矩形交织器中预先设置的位置;
按照所述矩阵交织器的行或列读出数据,跳过哑元。
可选地,所述形成m×n矩阵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写入矩形交织器的编码比特按照索引大小顺序分为第一段S0、第二段S1和第三段S2,三段的长度分别为P,I和S,其中,P、I和S都是非负整数,且P+I+S≤N,N为编码比特序列的长度;
所述发射端从第二段S1开始执行所述写入矩形交织器的交织步骤;
所述方法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段S0按顺序写入缓存器,将交织后的第二段S1继续写入该缓存器,将所述第三段S2继续写入该缓存器。
可选地,还包括:所述发射端将对所述缓存器输出的编码比特执行所述交织步骤。
可选地,所述发射端将所述第一编码比特部分和第二编码比特部分顺序写入矩形交织器包括:
所述发射端将所述M个待传输的编码比特写入所述矩形交织器,其中,
将所述第一编码比特部分顺序按列写入一个列数为n的矩形交织器,其中,n是一个预先设置的正整数;
将第二编码比特部分从所述矩形交织器的第K个位置开始顺序写入所述矩形交织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79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