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裁判文书的推送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7366.4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8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宋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284 | 分类号: | G06F40/284;G06F40/289;G06F16/33;H04L67/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裁判 文书 推送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裁判文书的推送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输入的检索文本;对检索文本进行分词处理得到目标分词;采用目标分词在第一裁判文书库中进行匹配,匹配到多篇第一目标裁判文书;判断第一目标裁判文书的数量是否达到预设数量;若第一目标裁判文书的数量达到预设数量,从匹配到的多篇第一目标裁判文书中获取预设数量的第一目标裁判文书,推送获取到的预设数量的第一目标裁判文书;若第一目标裁判文书的数量未达到预设数量,采用多个目标分词在第二裁判文书库中进行匹配,获取目标数量的第二目标裁判文书,推送多篇第一目标裁判文书和目标数量的第二目标裁判文书。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推送裁判文书的精准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裁判文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裁判文书的推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时常需要查询相关的裁判文书。通常采用的查询相关的裁判文书有以下几种方式:用户输入要检索的案件的核心争议点,不需要提炼关键词,直接用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动在案例库中匹配出在语义上相似的案例;提供特征词输入作为辅助功能,让用户在语义检索的基础上,利用特征词进行检索;提供案件类型、法院地域及层级、文书类型筛选,可以进一步缩小数据范围;推送出来的案例展示案例标题、案号、审理法院、审理日期、裁判理由、裁判结果。然而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自然语言处理转换的问题:法律语言和普通的口语有一定区别,如口语化的表述:我家的阳光被邻居家的房子挡住了,实际用户是想咨询一个相邻权的法律问题,但现有技术处理时并不能实现口语化案情描述和法律语言的转换,往往解析后推送出来的裁判文书跟实际法律问题并不相关。推送数据范围的问题:现有技术的数据匹配权重计算方法完全依赖自动化分词技术,未加入法律领域的一些专业的匹配维度权重的考虑,导致推送出来的文书量相当之大,用户无法找到最匹配最有价值最具参考的文书。推送文书进一步剖析的问题:推送出的文书由于其正文要素解析的不够彻底,无法实现进一步的深度剖析,也无法支持用户手动设置一些新的组合维度进一步缩小数据范围。推送数据种类的问题:现有技术只能实现对相近似裁判文书的推送,无法实现对其他关联知识的推送。推送数据关键维度查看的问题:现有技术可以实现展示推送相近似裁判文书的部分维度,但没有展示裁判文书的核心维度-裁判要旨。裁判要旨是一篇文书内容的高度概括,将一篇长达数千字甚至上万字的文书内容精炼为几百字以内,用户通过读取裁判要旨,即可判断该篇文书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内容。没有此功能,用户只能一篇一篇文书去读,效率非常低,因此,现有技术中推送裁判文书的精准性较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推送裁判文书的精准性较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裁判文书的推送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推送裁判文书的精准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裁判文书的推送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输入的检索文本;对所述检索文本进行分词处理,得到目标分词;采用所述目标分词在第一裁判文书库中进行匹配,匹配到多篇第一目标裁判文书;判断所述第一目标裁判文书的数量是否达到预设数量;若所述第一目标裁判文书的数量达到预设数量,从匹配到的多篇第一目标裁判文书中获取预设数量的第一目标裁判文书,并推送获取到的预设数量的第一目标裁判文书;若所述第一目标裁判文书的数量未达到预设数量,采用多个目标分词在第二裁判文书库中进行匹配,获取目标数量的第二目标裁判文书,推送所述多篇第一目标裁判文书和目标数量的第二目标裁判文书,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裁判文书的数量与所述目标数量之和为预设数量,所述第一裁判文书库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裁判文书库的优先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73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