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动态性能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6870.2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1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杜光磊;黄学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变 弹性体 隔振器 动态 性能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结构性能测试领域,特别是一种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动态性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隔振是通过控制振动的传递来减小目标减振对象振动的振动控制方法,即通过在振源与目标减振对象之间增加隔振器来减小目标减振对象的振动。从隔振方式来看,隔振系统可以分为被动式隔振、半主动式隔振和主动式隔振。其中,半主动隔振器同时具有被动式隔振器和主动式隔振器的优点,又克服了被动式隔振器适应性弱和主动式隔振器耗能大的缺点,有望在隔振领域取得更广阔的应用。
磁流变弹性体具有优异的磁场可控性能,可以作为半主动隔振器的受控元件,进而开发具备隔振特性的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然而,磁流变弹性体本身受控性能不确定,磁流体弹性体隔振器本身结构复杂多变制约了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的应用。因此,需要设计一套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测试系统,来测试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的动态性能。
目前,大多数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测试系统只能测定其单一特性,无法全面的获得其动态特性参数(位移传递率、加速度传递率)、频谱特性以及不同电流、不同磁场下其动态响应(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然而,这些参数决定着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隔振性能的优良,同时还对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的控制算法设计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因此,设计一套可全面测试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动态性能的测试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动态性能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测试系统测试功能单一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动态性能测试系统,包括第一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负载,电荷放大器,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激励产生模块,稳压直流源,特斯拉计,LMS动态分析仪,PC机;
所述第一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负载和激振器上,用于分别获得激励加速度信号和激励信号的响应加速度信号;
所述电荷放大器与第一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相连,用于对从两个压电传感器获得的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
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分别竖直设置在负载的上下两端旁,分别用于获得激励加速度信号和激励信号的响应位移信号;
所述负载固接在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的上部,用于改变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的负载条件;
所述稳压直流源直接和磁流变弹性隔振器的线圈相连,用于给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供电,从而提供磁流变弹性隔振器工作所需磁场强度;
所述特斯拉计通过探针和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相连接,用于测试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的工作磁场强度;
所述LMS动态分析仪与电荷放大器、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直接相连,用于采集并分析所获得的加速度信号和位移信号,并将信号转换成数据以供后续处理;
所述PC机与LMS动态分析仪相连,获取的来自LMS动态分析仪的加速度数据以及位移数据,并实时显示;直接获得加速度-时间曲线,位移-时间曲线,位移频谱图,加速度频谱图,频谱切片图;
所述激励产生模块设置在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底部,起到支撑作用,用于为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动态性能的测试产生激励信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可以同时测试激励位移信号、加速度信号以及对激励的响应加速度信号和响应位移信号。
(2)可以控制隔振器工作电流和工作磁场强度的大小,进而获得不同电流和不同磁场强度条件下隔振器的动态性能曲线(加速度传递率-激励频率曲线、位移传递率-激励频率曲线)。
(3)可以通过软件LMS Test.Lab界面对从LMS动态分析仪获取的加速度数据和位移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并获得频谱图,频谱切片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动态性能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激励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68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鞋底的中底
- 下一篇:一种具有磁吸充电功能的内置锂电池发热鞋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