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溶血无乳链球菌WC1535△cyl及其构建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6726.9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3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锋;可小丽;卢迈新;刘志刚;曹建萌;衣萌萌;王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A61K39/09;A61P31/04;C12R1/4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血 链球菌 wc1535 cyl 及其 构建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溶血无乳链球菌WC1535△cyl及其构建和应用;本发明的鱼源无乳链球菌菌株为不溶血无乳链球菌WC1535△cyl,该菌株于2017年7月1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210。该菌株是与野生株相比不具有溶血活性,特别是对罗非鱼的毒性大大降低;该菌株安全性高,不存在毒力返强的风险,而且具有很高的免疫原性,能够保护免疫鱼类抵抗无乳链球菌的入侵,同时该菌株易培养、生产成本低、使用简便,并且具有开发成口服弱毒活疫苗的潜力;本发明所涉及的菌株可用于制备鱼链球菌病的弱毒活疫苗,具有很高的商业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溶血的鱼源无乳链球菌弱毒株,无乳链球菌WC1535△cyl及其构建和应用。
背景技术
鱼链球菌病主要是由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引起的。目前,在我国养殖的经济鱼类中,已报道感染链球菌病的鱼类主要有罗非鱼、卵形鲳鲹、宝石鲈、鲮鱼、齐口裂腹鱼和大菱鲆等,其中无乳链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严重威胁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目前,鱼链球菌病的防控主要依赖抗生素、消毒剂、微生态制剂和疫苗免疫等;由于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得病原菌出现了耐药性,导致药物治疗和预防的效果显著下降。而针对鱼链球菌病的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灭活疫苗不仅因为需要注射、操作不便和效果不理想等原因,使用范围非常有限,目前尚无商业化的疫苗产品;而且灭活疫苗接种后在动物体内不能增殖,通常免疫剂量较大,保护周期相对较短,需要多次免疫接种,单次免疫往往不能产生较强的免疫保护效果。因此,开发有效的弱毒活疫苗对预防鱼链球菌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溶血的鱼源无乳链球菌弱毒株,即无乳链球菌WC1535△cyl。该菌株不仅毒性小,而且免疫原性强等优点;其对鱼的致病性显著降低,同时通过投喂可以侵染罗非鱼,并且能够在鱼体内长时间存活,能够激活机体产生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了所述无乳链球菌WC1535△cyl的构建。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了所述无乳链球菌WC1535△cyl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无乳链球菌WC1535△cyl,为不溶血的鱼源无乳链球菌弱毒株,于2017年7月1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210,外文名称为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所述无乳链球菌WC1535△cyl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重组质粒pSET4s-cylCm经过电转化至鱼源无乳链球菌WC1535株感受态细胞,涂布于含有氯霉素的BHI平板,置于28±2℃倒置培养30~40h;
(2)再挑取培养所得单克隆至含有氯霉素的BHI液体培养基中,28±2℃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然后稀释10000倍,涂布于无抗性的BHI平板上,于37℃倒置培养;得到所述无乳链球菌WC1535△cyl。
挑取单克隆进行菌落PCR验证,引物为cyl-dF和cyl-dR。
cyl-dF:5′-TACCTCCTTGAAGATTGCTACG-3′
cyl-dR:5′-TGTTTCTGGCCTTTCTACTACC-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67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