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堵塞污水泵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5935.1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7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任向前;陈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7/04;F04D15/02;F04D29/22;F04D29/00;F04D2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6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塞 污水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堵塞污水泵,特别适用于市政建筑工地、住宅区,工矿企业等单位的地坑污水排放使用的污水泵。
背景技术
根据需要,在不同应用场合设计了用于污水收集的地坑水池,例如建筑工地污水排放,立交桥雨水污水收集,养殖场冲洗污水等都有收集污水的污水地坑水池。为了防止污水溢出污水坑,需要在地坑水池内的污水积累到一定深度时,将其不定期的排出去。
目前,主要采用潜水污水泵用于地坑水池污水的排放,潜水污水泵一般需要底座支架固定安装,移动不方便;而且潜水污水泵的启动停止一般需要手动,需专人值守;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地坑水池的污水中往往含有一些易缠绕物,如长纤维、布条等,常规的污水泵很容易发生堵塞。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防堵塞污水泵,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垂直设置在泵体的顶部,所述电机轴向设置有电机轴;
泵轴,所述泵轴垂直设置,所述泵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另一端位于泵体内;
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泵体内,并套设在所述泵轴上;
切割轮,所述切割轮位于所述泵体的下方,所述切割轮与所述泵轴连接,以均匀混合污水并切割长纤维和布条等杂物,然后排放,避免堵塞;
排出口,所述排出口位于所述泵体靠近所述叶轮处,所述排出口设置有排水管;
液位信号传感器,所述液位信号传感器与所述电机的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叶轮采用双流道开式叶轮设计,具有较大的通流能力,可防止污物堵塞。
进一步的是,所述泵体的底部设置有吸入喇叭口,所述吸入喇叭口连通所述叶轮的下部吸入口以作为污水导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上方的泵盖上安装有支撑筒体,所述支撑筒体上方设置有用于连接支撑筒体与电机的电机支架,所述联轴器设置在所述电机支架内;所述液位信号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支撑筒体上。
污水泵在地坑水池中安装时,所述电机及电机支架安装在液位线以上,所述支撑筒体及泵体安装在液位线以下。
进一步的是,所述电机为风冷干式电机。
进一步的是,所述控制器集成设置在所述电机上以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启动与停止。
进一步的是,所述液位信号传感器为上液位计和下液位计,所述上液位计与下液位计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筒体的上端和下端,并通过信号线同时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液位计信号,当液位低于所述下液位计时,所述控制器发送信号以停止污水泵;当液位高于所述上液位计时,所述控制器发送信号以启动污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筒体与所述电机支架之间还设置有轴承室,所述轴承室内设置有套设在所述泵轴上的轴承;所述支撑筒体与泵体的泵盖连接处设置有也套设在所述泵轴上的轴承。
进一步的是,所述轴承为水润滑轴承。
进一步的是,所述泵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整个污水泵的支架;所述支架至少具有三个支撑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污水泵的泵轴把能量从电机传递给叶轮,在叶轮作用下,污水吸入泵体,同时长纤维经过切割轮切碎后与污水混合,最后经过排水管排出污水池。在泵体下方(叶轮吸入口前端)设置的切割轮,可将易缠绕物切碎,然后通过叶轮从排水管排出,防止堵塞;
2.叶轮吸入口前设置了导流吸入喇叭口,吸入喇叭口前段设置了切割轮,一方面能均匀混合污水和固体颗粒,另一方面还可以切碎污水中的长纤维等异物,避免堵塞污水泵;
3.叶轮采用了双流道开式叶轮,通流能力大大加强,可有效防止堵塞;
4.电机上集成有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液位计的信号自动启停污水泵;
5.电机通过支撑筒体安装在泵体的顶部,这样电机就可以选用普通风冷干式电机,降低了污水泵的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防堵塞污水泵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防堵塞污水泵叶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防堵塞污水泵切割轮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安装基准面 2.电机3.控制器
4.电机支架 5.联轴器6.轴承室
7.支撑筒体 8.泵轴9.轴承
10.泵盖11.泵体 12.叶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5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