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降压调节电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1801.2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5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 |
代理公司: | 37205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降压 调节 电路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降压调节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路和反馈调节电路;开关电路和反馈调节电路连接;开关电路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电容;开关电路输入端用于连接输入电压;反馈调节电路包括分压电源、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有第一分压电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电容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一分压电路的连接点连接有拉低电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电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有第二分压电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电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还连接到拉低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降压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降压调节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设备中,需要将电源供应器提供直流电转换成各种芯片需要的电压,现有的直流降压调节电路,都是开关电源利用输出电感的扼电流变化的特性,通过改变输入电源对于输出电感的导通和关闭状态实现对输出电压的降压调节;完全依靠输出电感维持电流不变的特性来实现降压调节,由于要克服电感对于变化电流的阻碍作用,这就导致了调节速度慢,电感导通损耗无法避免,转换效率受限制的缺点。
同时,开关电路使输出电感分别处于充能和释放能量两个阶段,利用电感维持电流方向和阻碍电流变化的特性,通过控制电流来实现后端输出电压的降压调节变化,具有调节速度慢,电感导通损耗无法避免,转换效率受限制,电感型号众多,电路结构复杂的缺点。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直流降压调节电路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流降压调节电路结构,包括开关电路和反馈调节电路;开关电路和反馈调节电路连接;开关电路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电容;
开关电路输入端用于连接输入电压;
反馈调节电路包括分压电源、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
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有第一分压电路;
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电容连接;
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一分压电路的连接点连接有拉低电路;
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电路;
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有第二分压电路;
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
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电路;
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还连接到拉低电路。
分压电源分别于第一分压电路和第二分压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OS管;
第一MOS管的漏极用于连接输入电压;
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第一MOS管的源极通过第一电容连接到第二MOS管的漏极;
第一MOS管的源极还通过第二电容连接到第二MOS管的源极;
第一MOS管的源极还通过第三电容接地;
第二MOS管的栅极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分压电源依次经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1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