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0648.1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1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东;张诗晴;孙梦颖;张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2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唐京桥;陈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 资源指示信息 远端设备 处理电路 带宽受限 发现过程 发现信息 收发电路 中继设备 配置 承载 发送 节约 发现 | ||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生成用于指示承载发现信息的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以及收发电路,被配置为发送所述资源指示信息。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电子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可以实现了带宽受限的远端设备的发现过程,缩短了发现时间,并节约了远端设备和中继设备的能量。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的电子设备、一种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设备的电子设备、一种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远端设备的电子设备、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以及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远端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FeD2D(Further enhanced Device to Device,进一步增强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中,远端(remote)设备可以通过中继(relay)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例如基站)进行通信。具体地,远端设备与中继设备通过辅路(sidelink)链路进行通信,而中继设备与网络侧设备通过传统的蜂窝链路进行通信。对于上行通信,远端设备首先通过辅路链路与中继设备进行通信,然后中继设备通过传统的蜂窝链路与网络侧设备进行通信;对于下行通信,根据接收链路的不同可以将远端设备分为第一种类型(type 1)的设备和第二种类型(type 2)的设备。第一种类型的设备具备接收辅路信息的能力,即中继设备通过传统的蜂窝链路从网络侧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然后中继设备通过辅路链路向远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远端设备也可以通过传统的蜂窝链路直接从网络侧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第二种类型的设备不具备接收辅路信息的能力,即远端设备只能通过传统的蜂窝链路从网络侧设备接收下行数据。
此外,在FeD2D通信系统中,远端设备可能是带宽受限的设备,即该远端设备的发送带宽与接收带宽并不是全频带的,仅为部分频带。
对于带宽受限的第一种类型的远端设备,当中继设备发送发现信息的资源在远端设备的接收带宽之外时,该远端设备与中继设备在当前的发现周期内无法发现彼此,由此导致远端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发现时间延长,不利于远端设备和中继设备的节能。对于带宽受限的第二种类型的远端设备,由于远端设备无法通过辅路链路接收下行数据,从而传统的发现过程对于该种类型的远端设备不再适用。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以实现针对带宽受限的远端设备的发现过程。
发明内容
这个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一般概要,而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全部特征的全面披露。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以实现针对带宽受限的远端设备的发现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生成用于指示承载发现信息的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以及收发电路,被配置为发送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包括:收发电路,被配置为接收用于指示承载发现信息的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以及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与承载发现信息的资源相关联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生成用于指示承载发现信息的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以及发送所述资源指示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接收用于指示承载发现信息的资源的资源指示信息;以及根据所述资源指示信息确定与承载发现信息的资源相关联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06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