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墙体上使用的窗框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8635.0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4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黄道元;祝建明;都宏全;苏群山;张记山;董新红;赵伟锋;肖明光;陈晓寒;杨昊璐;王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静美幕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02 | 分类号: | E06B1/02;E06B1/60;E06B1/62;E04F21/0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林海 |
地址: | 453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埋连接件 窗框 饰面清水混凝土 窗框体 墙体 技术方案要点 安装工序 劳动效率 施工成本 施工工艺 弹性条 防水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墙体上使用的窗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是:它包括窗框体,在窗框体的外圈设有两道预埋连接件,靠外侧的预埋连接件的外侧设有防水条,靠内侧的预埋连接件的内侧设有弹性条。本发明减少了窗框的安装工序,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框,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饰面清水混凝土墙体上使用的窗框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门窗一般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安装,即混凝土施工完毕后,预留一个窗洞口,然后安装窗框、窗扇,窗框一般采用螺钉或者膨胀螺丝来与混凝土墙体进行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着连接不牢、密封性不好、保温性能差等诸多弊病,是建筑施工上长期存在的一个通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合理、施工便捷、安装效果好的饰面清水混凝土墙体上使用的窗框及其施工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墙体上使用的窗框,它包括窗框体,其特征在于:在窗框体的外圈设有两道预埋连接件,靠外侧的预埋连接件的外侧设有防水条,靠内侧的预埋连接件的内侧设有弹性条。所述预埋连接件是与窗框相同材质且一体。所选防水条是性能良好的弹性闭孔材料。所选弹性条选用热塑性橡胶、氯丁橡胶、三元乙丙热固性橡胶。
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墙体上使用的窗框的安装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饰面清水混凝土墙体施工到窗框位置时,先安装清水混凝土墙体外侧模板和支撑架;将已经组装完成的窗框提前预装防水条和弹性条,然后推入设计位置;再安装内侧模板和支撑架,再进行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后,拆除内、外侧的模板和支撑架即可;再在窗框体的外侧打上耐候胶,在窗框体的内侧安装内窗套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加强门窗与建筑墙体的连接强度。
2、采用了三层防护结构,第一道防护结构为窗框安装后顺着室外侧窗框四周打的一圈防水性、耐候性好的密封胶;第二道防护结构为防水、弹性条;第三道是预埋连接件,作为窗框的销钉与混凝土紧密连接,既起到固定框架的作用,同时进一步阻挡雨水向室内渗透。可以有效提高门窗与墙体连接处的气密性、水密性、保温性。
3、减少了窗框的安装工序,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窗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施工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上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墙体上使用的窗框,它包括窗框体2,在窗框体的外圈设有两道预埋连接件1,靠外侧的预埋连接件的外侧设有防水条3,靠内侧的预埋连接件的内侧设有弹性条4;本实施例所述预埋连接件是与窗框相同材质且一体;本实施例所选防水条是性能良好的弹性闭孔材料;本实施例所选弹性条可选用热塑性橡胶、氯丁橡胶、三元乙丙热固性橡胶的任一种。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饰面清水混凝土墙体上使用的窗框,其安装施工工艺为:饰面清水混凝土墙体施工到窗框位置时,先安装清水混凝土墙体外侧模板6及支撑架7;将已经组装完成的窗框提前预装防水条3和弹性条4,然后推入设计位置;再安装内侧模板5及支撑架7,再进行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后,拆除内、外侧的模板和支撑架即可;再在窗框体的外侧打上耐候胶9,在窗框体的内侧安装内窗套板10,在内窗套板与混凝土墙体的结合部位打入密封胶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静美幕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静美幕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8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