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取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7121.3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6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平;杨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盈拓润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H02M3/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源取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倍压电路、驱动控制电路、储能电路、稳压输出电路和升压输出电路,倍压电路、驱动控制电路和升压输出电路顺次连接,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升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和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共同与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储能电路的充放电端与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升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与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源取电电路在线路小电流时取电效率偏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线路小电流时,可以大幅提升电源取电电路的取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源取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取电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从国外学习到了配电线路故障的自动复位指示器装置技术后,结合我国配电线路线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我国的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应用研究工作,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如今我国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使用已经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配电线路系统的故障指示器简单的说就是一种通过安装在架空的配电线路之上、安装在配电线路系统的电力柜以及电力开关上的一种故障电流检测流通装置。有了电力线路的故障指示装置就能够在配电线路出现故障以后迅速的自动报警,让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快速的找到线路故障的区域排查出故障的具体位置,一般来说都还具有短路识别以及接地故障识别的功能。
但是,电力系统配电线路系统的故障指示器的供电电源一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传统的指示器电源取电技术,一种是采用降压方式,这需要外配额定电压在5.5V以上的超级电容储能,在指示器取电CT电压较低时,不能可靠工作,同时储能电容利用效率不足50%;另外一种是采用升压模式,可以在取电CT电压较低时输出所需要的工作电压,但其电源转换效率只有70-80%,这两张方案均不能满足需要在较低线路电流和取电CT电压较低的情况下工作的指示器需求,不能提供可靠的工作电源,且这两种方案工作效率不高,成本高,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取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源取电电路在线路小电流时取电效率偏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取电装置,包括:倍压电路、驱动控制电路、储能电路、稳压输出电路和升压输出电路;
所述倍压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和所述升压输出电路顺次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升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共同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储能电路的充放电端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其中,所述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升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
所述倍压电路用于产生电压值为输入电源的电压值的整数倍的电压;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电压控制对所述储能电路充电,所述驱动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储能电路的充放电端的电压控制对所述倍压电路中的电容放电;所述储能电路用于储存电能,为所述升压输出电路提供输入电压;所述升压输出电路用于将所述储能电路的充放电端的电压升压后输出;所述稳压输出电路用于将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电压转变为固定电压输出。
在上述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倍压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和电容C2;
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同时与所述输入电源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1的正极和所述倍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电容C1的负极同时与所述输入电源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电容C2的正极相连;
所述电容C2的负极接地,且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
在上述装置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电容C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盈拓润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盈拓润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7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手表的无线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弱光充电系统和太阳能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