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戴式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4782.0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0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邱丕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1/3234;G06F1/3287;G06Q20/32;G06Q20/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式装置 短距离通信模块 电磁波信号 电性连接 外部装置通信 短距离通信 随时间变化 接收用户 节省电力 控制器 施加 消耗 | ||
一种穿戴式装置,包括一短距离通信模块,其包括:一线圈;以及一致动器,与该线圈电性连接,用以对该线圈施加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使该线圈产生电磁波信号,从而与外部装置通信;该穿戴式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控制器,与该短距离通信模块电性连接,用以接收用户的操作,并根据该用户的操作,控制或调整该短距离通信模块之线圈产生的电磁波信号。该穿戴式装置可以提升短距离通信的安全性,节省电力消耗。
技术领域
本揭示涉及电子装置领域,特别有关一种穿戴式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上应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已能够实现移动支付功能,但是现有的智能手机在进行移动支付时存在一些缺点,当RFID/NFC功能开启时,若其发出的电磁波信号过强,容易有被侧录的风险,若其发出的电磁波信号过弱,可能无法与射频标签/或读取装置交互。
现有具备RFID/NFC功能的电子装置缺乏调整电磁波信号强度的能力。并且,若RFID/NFC功能长时间开启,不仅容易被侧录,存在安全性的问题,也会损耗电池电量,使得该电子装置使用时间降低,电池寿命下降。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揭示提供一种穿戴式装置,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揭示一方面提供一种穿戴式装置,包括:一壳体,其具有至少一壁,该至少一壁定义出一容置空间;一短距离通信模块,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该短距离通信模块包括一线圈及一致动器,该致动器与该线圈电性连接,用以对该线圈施加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使该线圈产生电磁波信号,从而与外部装置通信;一导电膜,形成于该壳体之壁的表面上,该导电膜包括若干条导电线,这些导电线相互交织而构成若干个导电单元;一触碰侦测单元,与该导电膜电性连接,用以感测该导电膜中全部导电单元的综效的电信号变化,以产生一感测信号;以及一控制器,与该触碰侦测单元及该短距离通信模块电性连接,用以依据该触碰侦测单元产生的该感测信号,控制或调整该短距离通信模块之线圈产生的电磁波信号。
本揭示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穿戴式装置,包括:一壳体,其具有至少一壁,该至少一壁定义出一容置空间;一短距离通信模块,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该短距离通信模块包括一线圈及一致动器,该致动器与该线圈电性连接,用以对该线圈施加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使该线圈产生电磁波信号,从而与外部装置通信;至少一传感器,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用于感测其于三维空间中的位移、角位移及/或周期性的位移或角位移的变化,以产生一感测信号;以及一控制器,与该至少一传感器及该短距离通信模块电性连接,用以依据该至少一传感器产生的该感测信号,控制或调整该短距离通信模块之线圈产生的电磁波信号。
本揭示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穿戴式装置之操作方法,该穿戴式装置包括一壳体,其具有至少一壁,该至少一壁定义出一容置空间,该穿戴式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于该壳体之壁的表面上的一导电膜以及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的一短距离通信模块、一触碰侦测单元及一控制器,该导电膜包括若干条导电线,这些导电线相互交织而构成若干个导电单元,该短距离通信模块包括一线圈及一致动器,该致动器与该线圈电性连接,该触碰侦测单元与该导电膜电性连接,该控制器与该触碰侦测单元及该短距离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该短距离通信模块的该致动器对该线圈施加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使该线圈产生电磁波信号,从而与外部装置通信;利用该触碰侦测单元感测该导电膜中全部导电单元的综效的电信号变化,以产生一感测信号;以及利用该控制器,依据该触碰侦测单元产生的该感测信号,控制或调整该短距离通信模块之线圈产生的电磁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巨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4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