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内科触觉感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4582.5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8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洪伦;高中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洪伦 |
主分类号: | A61B5/04 | 分类号: | A61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272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触觉 感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触觉感知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所以神经内科的疾病包含的方面就比较多了,当需要对患者的触觉进行检查时,无疑需要一个精细的仪器来捕捉患者神经感知到的一些变化,所以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快捷的辅助诊断设备,将会大大影响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影响患者的治疗时间,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神经内科医生的工作难度,申请号201610085433.0公布了一种神经内科触觉感知诊断装置,包括触觉感知诊断装置主体、触觉感知器和内部控制装置,在触觉感知诊断装置主体下侧设有诊断物品放置柜,诊断物品放置柜下侧设有主体支撑板,主体支撑板下侧设有万向轮固定腿,万向轮固定腿下侧与万向轮连接杆连接,万向轮连接杆下侧与万向轮固定装置连接,万向轮固定装置内设有万向轮,万向轮固定装置右侧设有刹车固定杆,虽然能够对触觉进行感知但是存在着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和操作,同时也不便于安装和检修,使得整体的造价较高,从而不便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触觉感知装置,可以对人体的触觉进行感知,而且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和操作,同时也便于安装和检修,整体的造价大大的降低,从而便于设备的推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触觉感知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通过铰链连接有壳盖,所述外壳的内腔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一侧设有蓄电池和变频器,所述PLC控制器的另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下方的外壳表面设有连接栓,所述连接栓通过连接环连接有导线,所述连接栓的设置数量不少于四个,且连接环和导线均与连接栓对应设置,所述导线的顶端连接有神经信号刺激端和神经信号接收端,所述神经信号接收端和蓄电池的输出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变频器和神经信号刺激端的输入端,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神经信号刺激端包括第一神经感应贴片,所述第一神经感应贴片与导线连接,所述第一神经感应贴片远离导线的一端表面设有刺激球,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神经感应贴片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神经信号接收端包括与导线连接的第二神经感应贴片,所述第二神经感应贴片远离导线的一端表面设有神经信号接收探针,所述第二神经感应贴片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神经感应贴片和第二神经感应贴片靠近导线一端的表面上均设有粘贴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的侧面对应导线的位置处均设有连接槽,所述外壳对应导线处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侧面的外壳上设有指示灯,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变指示灯的输入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神经内科触觉感知装置,通过神经信号刺激端对人体进行刺激,然后通过神经信号接收端对人体产生的信号进行接收,然后发送给PLC控制器,经过PLC控制器的处理分析后在其显示器上进行相应曲线的显示,从而对神经内科触觉进行感知,操作较为简单,便于使用者的使用,整体的造价大大的降低,从而便于设备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外壳、2 壳盖、3 PLC控制器、4 蓄电池、5 变频器、6 安装槽、7 连接栓、8 连接环、9 导线、10 粘贴片、11 第一神经感应贴片、12 刺激球、13 第二神经感应贴片、14 神经信号接收探针、15 连接槽、16 连接孔、17 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洪伦,未经吴洪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45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调控检测集成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神经监测探查系统及其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