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绿植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3940.0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7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东;江霞;杨华云;孙燕;刘奇;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B09C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谭月萍;邓世江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绿植修复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开设排水沟,沿排水沟的两侧种植绿化带;(2)将所述绿化带的土壤翻松,施入有机肥后分为三区,一区种植金边黄杨绿化带,沿排水沟边种植;二区种植海桐绿化带,沿金边黄杨绿化带种植;三区种植柏科绿化带,沿海桐绿化带种植;(3)在所述绿化带的土壤上添加有机吸附剂;(4)保持绿化带土壤的持水率为55‑60%;种植9‑12个月、11‑15个月及14‑17个月后分别将所述海桐、金边黄杨及柏科整株挖出移栽。本绿植修复方法绿色、生态友好、维护成本低、修复效果好,还为种植商提供了经济效益,为政府节省修复资金,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绿植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重金属离子一般不具生物降解性,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直接污染种植在矿区附近土壤中的农产品,受污染的农产品通过食物链等途径进入生物体进行富集,最终影响区域生态平衡和人群健康。当前,我国已有2000多万公顷耕地遭受重金属污染,治理需求极为迫切。另外,近年来苗木种植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占用了大面积的耕作土壤,限制了其他耕作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绿植修复方法,本发明绿植修复方法绿色、生态友好、维护成本低、修复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绿植修复方法,具体由以下步骤组成:
(1)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开设排水沟,沿排水沟的两侧种植绿化带;
(2)将所述绿化带的土壤翻松,施入有机肥后分为三区,一区种植金边黄杨苗木绿化带,沿排水沟边种植;二区种植海桐苗木绿化带,沿金边黄杨苗木绿化带种植;三区种植柏科苗木绿化带,沿海桐苗木绿化带种植;所述金边黄杨苗木定苗45-50株/m2,所述海桐苗木定苗15-20株/m2,所述柏科苗木定苗10-15株/m2;
(3)在所述绿化带的土壤上添加有机吸附剂,所述有机吸附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造纸干粉20-50份、秸秆粉15-35份、菇渣10-30份及玉米棒10-30份;
(4)种植期间定期浇水,保持绿化带土壤的持水率为55-60%;
(5)种植9-12个月后将所述海桐苗木整株挖出移栽他处,完成一轮绿植修复周期,移栽完毕后,重新翻土添加有机肥,种植该种新苗木,进入新一轮绿植修复周期;
(6)种植11-15个月后将所述金边黄杨苗木整株挖出移栽他处,完成一轮绿植修复周期,移栽完毕后,重新翻土添加有机肥,种植该种新苗木,进入新一轮绿植修复周期;
(7)种植14-17个月后将所述柏科苗木整株挖出移栽他处,完成一轮绿植修复周期,移栽完毕后,重新翻土添加有机肥,种植该种新苗木,进入新一轮绿植修复周期。
较佳地,所述绿化带的土壤下方还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蒙脱石层、石灰石层及改性珍珠岩层组成。
较佳地,所述改性珍珠岩层中改性珍珠岩的制备方法为:将珍珠岩研磨后,过100‐120目筛,然后用改性液浸泡5‐10h后,边搅拌边加热至90‐100℃,再恒温反应1‐3h,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用水洗涤至洗涤液pH为6.5‐7.2,再将清洗后的固体物质在65‐70℃下烘干,即得所述改性珍珠岩。
较佳地,所述改性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氢氧化钠1‐5份、碳酸氢钠3‐8份、氯化镁10‐15份、聚乙烯醇5‐10份及水100‐2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未经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39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均匀轧车压力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低水率固体浮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