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闹钟提醒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1713.4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6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唐涛;杨妙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闹钟 提醒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智能终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闹钟提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智能终端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很多用户喜欢使用智能终端听着歌曲、相声、广播或者有声小说入睡,可能出现临睡前摘下耳机但耳机仍然连接着播放设备的情况,或者出现睡觉过程中耳机脱落耳朵的情况。因为智能终端中插着耳机,闹钟铃声主要通过耳机播放,第二天闹钟响起时,存在由于无法听到闹钟的提醒声音而导致错过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闹钟提醒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用户佩戴耳机的情况,控制智能终端的闹钟提醒状态,从而解决由于无法听到闹钟的提醒声音而导致错过时间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闹钟提醒方法,包括:
于智能终端和耳机处于连接状态时,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若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获取连接所述耳机的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
当满足所述闹钟的响铃条件时,确定闹钟铃声的播放模式为耳机模式。
进一步的,还包括:
若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则获取连接所述耳机的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
当满足所述闹钟的响铃条件时,确定闹钟铃声的播放模式为外放模式。
进一步的,于智能终端和耳机处于连接状态时,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包括:
于智能终端和耳机处于连接状态时,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耳机内置的皮电传感器获取当前电流;
若所述当前电流大于第一电流阈值,则耳机处于佩戴状态;
若所述当前电流小于或者等于第一电流阈值,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
进一步的,当满足所述闹钟的响铃条件时,确定闹钟铃声的播放模式为耳机模式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电流小于第二电流阈值,则调高闹钟铃声的播放音量;
若所述当前电流大于第二电流阈值,则调低闹钟铃声的播放音量,其中,所述第一电流阈值小于第二电流阈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闹钟提醒装置,该装置包括:
进一步的,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于智能终端和耳机处于连接状态时,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若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获取连接所述耳机的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满足所述闹钟的响铃条件时,确定闹钟铃声的播放模式为耳机模式。
进一步的,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若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则获取连接所述耳机的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满足所述闹钟的响铃条件时,确定闹钟铃声的播放模式为外放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电流获取单元,用于于智能终端和耳机处于连接状态时,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耳机内置的皮电传感器获取当前电流;
第一状态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电流大于第一电流阈值,则耳机处于佩戴状态;
第二状态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电流小于或者等于第一电流阈值,则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
音量调高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电流小于第二电流阈值,则调高闹钟铃声的播放音量;
音量调低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电流大于第二电流阈值,则调低闹钟铃声的播放音量,其中,所述第一电流阈值小于第二电流阈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该智能终端包括:本体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设置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闹钟提醒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于智能终端和耳机处于连接状态时,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若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则获取连接耳机的智能终端中设置的闹钟的响铃条件;当满足闹钟的响铃条件时,确定闹钟铃声的播放模式为耳机模式,能够根据用户佩戴耳机的情况,控制智能终端的闹钟提醒状态,从而解决由于无法听到闹钟的提醒声音而导致错过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闹钟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闹钟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闹钟提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17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