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停车场出口收费系统及其收费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7097.5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4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松立软件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4 | 分类号: | G07B15/04;G06K9/20;G06Q2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盈天科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45 | 代理人: | 杨金凤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停车场 出口 收费 系统 及其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收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停车场出口收费系统及其收费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停车场主要有以下几类收费系统,各类收费系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传统的人工收费系统
传统大型停车场为了解决收费慢、造成拥堵问题,往往需要雇佣好几个引导员轮班值守。人工收费的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排长龙,取卡、缴费、出场,所需时间过长,浪费时间。而且人工操作失误率高,管理效率低下,如果遇到雨雪天气情况会更加糟糕。
二、蓝牙识别系统
蓝牙识别系统固定车辆不用摇下车窗即可读卡开闸,一定程度上加快车辆通行速度,提升了雨雪天气的便捷性。但没有注册卡的车辆仍然需要依靠人工,系统默认只识别卡,不识别车,造成收费管理混乱,依然效率低。
三、“咪表”泊车管理系统
“咪表”就是采取国际通行的“咪表”计时刷卡收费的方式,提示车主在占用道路停放车辆时,应有时间观念和缴费意识,以减少机动车对道路的占用时间和空间。“咪表”技术虽然自90年代就不断从国外引入,目前国内也涌现出不少“咪表”生产商。然而,国内“咪表”实践鲜有成功。“咪表”在国内出现的水土不服主要原因是车主的诚信意识未达到发达城市的水平,国内公民的自主缴费意识比较淡薄。
四、道闸类识别系统
道闸类识别系统是国内主要的停车管理系统。以车牌识别技术为基础,利用现有的管理电脑装入核心车牌号码识别算法,既能实时的监控停车场出口的实时视频图像,又能抓拍出口的车辆图像并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另外,车牌识别系统还可与外围设备(拉杆器、读卡器、显示屏、打印机)全自动联动,提高系统的智能管理。但现有道闸类识别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缺陷:支付方式单一,仍需人工值守,没有完全实现设备全自动化;一般一个出口配置一个可缴费的机器,缴费缓慢,导致出口收费排队太长,车辆滞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停车场出口收费系统及其收费管理方法,彻底摆脱人工收费,克服现有收费系统效率低、易造成拥堵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停车场出口收费系统,包括道闸装置、地感线圈、防砸线圈,所述道闸装置包括车辆检测器。在现有道闸系统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收费系统还包括车牌识别装置、智能管理平台、缴费移动终端,所述车辆检测器与地感线圈连接、与车牌识别装置连接,所述车辆检测器用于接收地感线圈发送的信号并在有车辆的时候触发车牌识别装置,所述车牌识别装置有多台,沿车辆驶出方向等距设置在停车场出口处,用于对车牌的识别,所述车牌识别装置上设有可以登录智能管理平台的二维码,通过缴费移动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登录智能管理平台完成缴费,所述车辆检测器还与防砸线圈连接,车辆检测器接收防砸线圈发送的信号并在有完成缴费的车辆时起杆放行。
进一步的,所述车牌识别装置包括摄像头、LCD显示屏、补光灯。
优选的,所述车牌识别装置有三台。
进一步的,所述道闸装置还包括与车辆检测装置连接的道闸计数器,与道闸计数器连接的交换机,所述交换机连接车牌识别装置的摄像机和LCD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缴费移动终端安装有支付宝或者微信或者专门的停车缴费App。
本发明提供的采用所述停车场出口收费系统进行收费管理的方法为判断车辆是否到达第 N台车牌识别装置,判断用户是否在第N台车牌识别装置完成缴费,如果用户在第N台车牌识别装置缴费成功,则道闸装置起杆放行;如果用户没有在第N台车牌识别装置缴费成功,则判断车辆是否到达第N-1台车牌识别装置,判断用户是否在第N-1台车牌识别装置完成缴费,如果用户在第N-1台车牌识别装置缴费成功,则道闸装置起杆放行;如果用户没有在第 N-1台车牌识别装置缴费成功,则依次判定到用户是否在最后一台车牌识别装置缴费。
进一步的,所述收费管理方法还包括用户直到驶向最后一台车牌识别装置也未能缴费成功,可放行,未缴费用计入下一次支付额度里。
进一步的,所述收费管理方法还包括用户缴费成功,由于车牌识别装置故障未能扣除费用,则通过智能管理平台控制道闸装置放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松立软件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松立软件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70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