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碳纤维的上浆及定型系统和上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7038.8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5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丁月里;王永生;张永明;齐志军;于志刚;常平;邹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2 | 分类号: | D06B3/02;D06B23/20;D06B23/22;D06B23/06;D06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李泽中;俞佳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浆槽 上浆 展丝系统 下层 上层 定型系统 出口 不锈钢光辊 温控系统 夹套 支辊 进口 两端轴承 平行布置 碳纤维丝 种碳纤维 进口处 碳纤维 相邻碳 幅宽 滑道 竖直 | ||
1.一种碳纤维的上浆及定型系统,用于碳纤维的上浆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及定型系统包括:
上层上浆槽,所述上层上浆槽包括带有夹套的第一温控系统,所述第一温控系统用于调节所述上层上浆槽内浆剂的温度;以及两个不锈钢光辊,所述两个不锈钢光辊半浸入所述浆剂中;
下层上浆槽,所述下层上浆槽与所述上层上浆槽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下层上浆槽包括带有夹套的第二温控系统,所述第二温控系统用于调节所述下层上浆槽内浆剂的温度;以及两个不锈钢光辊,所述两个不锈钢光辊半浸入所述浆剂中;
进口展丝系统,所述上层上浆槽和所述下层上浆槽的进口处共同连接所述进口展丝系统,所述进口展丝系统包括平行布置的两支辊,所述两支辊的两端轴承各置于同一滑道中;
上层出口展丝系统,所述上层出口展丝系统连接所述上层上浆槽的出口,所述上层出口展丝系统包括平行布置的两支辊,所述两支辊的两端轴承各置于同一滑道中;
下层出口展丝系统,所述下层出口展丝系统连接所述下层上浆槽的出口,所述下层出口展丝系统包括平行布置的两支辊,所述两支辊的两端轴承各置于同一滑道中;以及
导出辊,所述导出辊用于将分别从所述上层出口展丝系统和下层出口展丝系统的导出的经过上浆处理的碳纤维丝束合并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浆及定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辊包括: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其中所述第一挤压辊为可移动的,所述第二挤压辊为固定的,且所述第一挤压辊为胶辊,所述第二挤压辊为镜面光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浆及定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光辊的材质为不锈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浆及定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设置有标尺,用来测量所述第一挤压辊的挤压行程。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浆及定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展丝系统、所述上层出口展丝系统和所述下层出口展丝系统均设置有手闸。
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浆及定型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手闸控制两支挤压辊的闭合,从而挤压掉多余的浆剂,使得上浆量控制在1%-1.5%。
7.一种碳纤维的上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配置一定浓度的浆剂,将所述浆剂搅拌均匀后经计量泵分别打入上层上浆槽和下层上浆槽中;
(S2)将经过水洗干燥处理后的碳纤维丝束导入进口展丝系统进行展丝处理;
(S3)分别开启所述上层上浆槽和所述下层上浆槽中的温控系统,当槽内温度稳定在23±2℃时,准备接入来自经所述展丝处理的所述碳纤维丝束;
(S4)将经所述展丝处理的所述碳纤维丝束进行编号,其中编号为奇数的丝束进入所述上层上浆槽,编号为偶数的丝束进入所述下层上浆槽中;
(S5)分别在所述上层上浆槽和所述下层上浆槽中进行上浆处理;
(S6)经过所述上浆处理的所述编号为奇数的丝束导入上层出口展丝系统,经过所述上浆处理的所述编号为偶数的丝束导入下层出口展丝系统;
(S7)将分别从所述上层出口展丝系统和下层出口展丝系统的导出的经过上浆处理的碳纤维丝束通过导出辊合并导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浆剂的浓度为5.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浆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丝束分别进入所述进口展丝系统、上层出口展丝系统和下层出口展丝系统处理时,通过闭合手闸来控制第一挤压辊的行程,使得所述第一挤压辊两侧的行程刻度始终保持一致,并挤压掉多余的所述浆剂,使得上浆量控制在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70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