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6617.0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6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252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椎体万向复位器 骨科脊柱手术 固定齿 电动伸缩杆 圆形连接板 连接架 椎体 气缸伸缩杆 固定磁铁 椎体固定 电动的 伸缩端 下表面 横杆 脊椎 铰座 转动 受伤 恢复 劳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器,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横杆下表面中心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设有圆形连接板,圆形连接板的两侧通过铰座连接有第二固定齿,通过固定磁铁可以对装置进行固定,通过第二气缸伸缩杆可以带动第二固定齿转动,以此可以对病人的椎体中间进行定位,使得固定更加方便,通过第一固定齿可以对受伤椎体两侧和其他脊椎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更加彻底,该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器结构简单,不但可以使病人的椎体固定的更加彻底,而且可以通过电动的方式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更加准确,以此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劳动,使得病人后期恢复的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病变椎体或畸形椎体整个切除后进行复位固定的手术,已在临床实施,实施此类手术过程中,在需整个切除的病变椎体或畸形椎体的上、下两段椎体之间,进行可靠的临时固定和准确的手术复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在椎体复位时需要用到复位器对脊椎进行复位,然后再通过植入钢板进行定位,但是现有的复位器记结构复杂,而且均是通过人工手动控制的,因此会造成复位不准确,而且无法进行长时间的坚持,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劳动,容易给病人的后期恢复造成极大的困难,使用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可以使病人的椎体固定的更加彻底,而且可以通过电动的方式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更加准确,以此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劳动,使得病人后期恢复的更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器,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横杆下表面中心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设有圆形连接板,圆形连接板的两侧通过铰座连接有第二固定齿,所述圆形连接板的两侧设有连接耳板,连接耳板的下表面与第二固定齿一侧的上端之间通过铰座连接有第二气缸伸缩杆,所述连接架的横杆下表面设有两个滑动轨道,两个滑动轨道分别位于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两侧,并且两个滑动轨道上均设有两个滑动连接的L型结构的滑动连接块,两个滑动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滑动连接块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气缸伸缩杆,所述第一气缸伸缩杆的伸缩端设有第一固定齿,所述连接架的上表面设有气泵,气泵的出气口通过导管分别与第二气缸伸缩杆和第一气缸伸缩杆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气泵、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为U型结构,连接架的下端设有焊接有两个连接脚座,连接脚座的下表面设有固定磁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滑动轨道上的一个滑动连接块下表面设有固定销,固定销的一端设有转动手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齿和第二固定齿均为弧形结构,并且第一固定齿和第二固定齿的一侧均设有固定齿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同一侧的两个第一固定齿左右对应,并且第一固定齿的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气缸伸缩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器上设置了固定磁铁,通过固定磁铁可以对装置进行固定,通过第二气缸伸缩杆可以带动第二固定齿转动,以此可以对病人的椎体中间进行定位,使得固定更加方便,在第一气缸伸缩杆的下端设置了第一固定齿,通过第一固定齿可以对受伤椎体两侧和其他脊椎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更加彻底,该用于骨科脊柱手术的椎体万向复位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可以使病人的椎体固定的更加彻底,而且可以通过电动的方式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更加准确,以此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劳动,使得病人后期恢复的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未经刘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6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液相放电技术制备石墨烯粉体的方法
- 下一篇:点焊合金粉末辊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