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铜制品生产的熔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5932.1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2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程立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立章 |
主分类号: | F27B14/08 | 分类号: | F27B14/08;F27D3/00;F27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体 上料箱 铜制品 坩埚 高温熔炉 支撑架 漏网 套筒 底座 熔炉 活动插接 内部固定 人工操作 自动筛选 加料 电阻丝 近距离 块状料 转动能 坩埚炉 预热 漏出 倾炉 上料 碎料 加热 生产 破裂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铜制品生产的熔炉,包括上料箱、坩埚和炉体,所述上料箱下方设有炉体,炉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坩埚,炉体外侧固定连接有倾炉杆,所述炉体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且第一套筒内活动插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料箱,此种用于铜制品生产的高温熔炉结构简单,通过加入电阻丝、漏网和凸轮的组合,避免了工人近距离接触高温熔炉,统一上料,边搅拌边加热,使加入的块状料能迅速充分预热,凸轮的转动能使碎料沉底,从漏网中漏出进入坩埚炉,实现了加料过程中可自动筛选,避免人工操作不当造成坩埚破裂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铜制品生产的熔炉。
背景技术
感应熔炼炉具有电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耗电少,炉子周围温度低、烟尘少、作业环境好,操作工艺简单、熔炼运行可靠,熔化升温快、炉温易控制、生产效高,炉子利用率高等多种优点大量应用在中小体积的铜制品熔化中,由于在熔化时坩埚中会留一些液体铜,来促进铜料的熔化,但是大块的铜件直接加入到少量金属液体中,会引起激冷或者金属凝固,导致坩埚马上破裂,所以需要保证铜件在加入之前必须烘干预热,并且需先将小块料加入坩埚底部,为大的锭料铺垫,避免大块直接丢入队坩埚造成破碎,这些工序需要工人近距离作业的同时也加大了工作强度,往往会操作不当,引发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提供一种用于铜制品生产的熔炉,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铜制品生产的熔炉,其包括:上料箱、坩埚和炉体,所述上料箱下方设有炉体,炉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坩埚,炉体外侧固定连接有倾炉杆,所述炉体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且第一套筒内活动插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料箱;
所述上料箱的左侧板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上料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的下端贯穿上料箱的顶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内设有电阻丝,上料箱的右侧板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上料箱的内部设有第二侧板,且第二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上料箱的右侧板延伸至外部,且第三连接杆上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滑槽的一端活动插接在限位孔内,所述第二侧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上设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凸轮,凸轮与固定在上料箱的后侧壁上的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远离第二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漏网,且漏网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三套筒内,且第三套筒的底端与第一侧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漏网插接在第三套筒内的一端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与第一侧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漏网的下方设有送料板,且送料板固定连接在上料箱的底端内壁上,且上料箱的底端内壁上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套筒的底端与第三滑槽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共同组合成装料筒。
优选的,所述底板为倾斜结构,底板靠近第一侧板的一端低于底板与第二侧板相连接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送料板通过上料箱的底部设有开口,延伸至上料箱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凸轮位于底板的中心位置,所述限位孔的数目不少于5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种用于铜制品生产的熔炉结构简单,通过加入电阻丝、漏网和凸轮的组合,避免了工人近距离接触高温熔炉,统一上料,边搅拌边加热,使加入的块状料迅速充分预热,同时凸轮的转动能使碎料沉底,先从漏网中漏出,顺着送料板进入坩埚炉,再送入大块料,实现了加料过程中的自动筛选,避免人工操作不当造成坩埚破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A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立章,未经程立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5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