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菰草种植及净化水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3690.2 | 申请日: | 201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9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成胜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植 净化 水质 方法 | ||
1.一种菰草种植及净化水质方法,其特征是,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水田选择及处理:菰草种植区选择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区的下游,水田面积2-5亩为一个单元,水田四周筑池埂,池埂高出池底1-1.5米,在水田的斜对角处设置可以开闭的进、排水口,进、排水口宽80-120厘米,水田底部总体向排水口倾斜,倾斜度0.8%-1.5%,方便水田内水体的流动,进、排水口的底部与水田地表平齐,高度与池埂平齐,所述进、排水口均设置网目为0.5-1.5厘米目的过滤网;
(2)水田清理:11月下旬至来年3月上旬,关闭水田的进、排水口,清理水田内的野生植物,机械耕翻、耙匀田面,清除其他杂草等植物的残根,对水田进行冻晒处理;
(3)水田活化及注水:3月上旬,每亩水田使用添加1%-2%的EM菌的腐熟有机肥1000-1500千克,同时对水田进行注水,保持水深度5-10厘米,培肥活化水田表土土层,1-2周后进行菰草移栽;
(4)菰草移栽:注水1-2周后,水田表层水温8-10℃时进行菰草移栽,菰草移栽采用种墩移栽的方法,栽前清理菰草种墩,上部留10厘米,割去选留好的优良种墩的地上枯叶,挖出种墩,种墩为直径10-20厘米,挖深15-20厘米,挖出种墩后分劈清理种墩,每个种墩保留3-7支老主茎苗及若干分蘖茎苗,在水田内开挖容积与种墩一致的小坑,把种墩放置坑内,周边用泥土埋置,菰草种墩栽植密度为行距0.5-0.7米,株距0.4-0.6米,每亩栽2000-3000墩,栽植深度以老茎的白色部分入泥为宜;
(4)管理措施:在菰草生长期间,及时向水田中注水,注水量保持水塘中的水深度达到15-30厘米,采取流水方式,承接富营养化的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流水量为每秒10-20厘米,使菰草吸收利用水体中的营养元素,促进菰草分蘖及生长,同时净化水质,保持水体环境优化,菰草丛间生长野生杂草及时清除;
(5)菰草收获:菰草春草生长2-3个月,到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菰草叶片高度1.0-1.3米时收获春草,收获菰草时,先排干水田的水体,待水体地表呈现干涸状态时,采用机械方式进田收割菰草,保留菰草根部15-20厘米,菰草收获后水体进水,开始时进水10-15厘米,不要使水体淹没菰草收割的伤口,待菰草新芽抽出后,水田的水位再升高至15-30厘米;到8月上中旬收获第二茬菰草即夏草,10月中下旬收获第三茬菰草即秋草;
(6)越冬管理:秋草收获后,菰草继续发新芽,不在收获,保留水田水位20-30厘米进行越冬,在冬季保持水位稳定,水位过低则排净水田,水田铺设秸秆或干草,使菰草根部不致被冻坏,来年开春后清理菰草种墩的枯草,保持10-15厘米水位,菰草即可恢复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成胜,未经杨成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36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