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蓝光阻隔比树脂镜片基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2261.3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9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谢公晚;谢公兴;吴春凯;朱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明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2 | 分类号: | G02B5/22;G02B1/04;G02C7/10;C08L75/04;C08K13/02;C08K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蓝光 阻隔 树脂 镜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蓝光阻隔树脂镜片基片,由如下成分组成,其重量份数为:
组分A(MR-8 A) 45~55份,
组分B1(MR-8 B1) 15~25份,
组分B2(MR-8 B2) 30~40份,
蓝光吸收剂1.8~2.5份,
催化剂0.3~0.8份,
脱模剂0.1~0.3份,
蓝色有机颜料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蓝光阻隔树脂镜片基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分A为聚氨酯树脂MR-8A,产自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所述组分B1为季戊四醇四-3-硫基丙酸酯MR-8B1,产自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所述组分B2为2,3-二(2-巯基乙硫基)-1-丙硫醇MR-8B2,产自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所述蓝光吸收剂为UVL-0201,产自日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所述催化剂为KC-1A-1,产自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所述脱模剂为MR-INNER,产自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所述蓝色有机颜料为HISOL B75,产自韩国 KOC SOLUTION公司。
3.一种高蓝光阻隔树脂镜片的制备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清洗模具后,在0.6MPa气压条件下装配模具;
(二)按重量份数将组分A、蓝光吸收剂添加到密封式配料桶中,在23~27℃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料;
(三)按重量份数向配料桶添加催化剂,脱模剂,蓝色有机颜料,在23~27℃下,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料;
(四)降温至9±2℃,按重量份数添加组分B1和组分B2,在温度为9±2℃条件下抽真空搅拌至混合均匀;
(五)脱气过滤后,在9±2℃,气压为0.15MPa条件下,使用氮气加压将原料注入组装好的模具中,密封;
(六)充填好的模具在10~130℃温度条件下进行一次固化1~24h,将固化好的模具撬开分离出模具和成形好的镜片;
(七)将成形好的镜片进行修边,得到精确直径和高光洁度边缘的镜片;
(八)将修整好的镜片进行多槽超声波清洗,清洗后的镜片在固化炉内进行二次固化,依次为(1)在最高温度为130℃的升温条件下,固化1h,(2)在130℃的恒温条件下,固化3h,(3)在由130℃降温至30℃,固化1h;
(九)对二次固化后的镜片进行检验,选出合格镜片基片;
(十)对基片进一步加硬、镀膜,检验后成为高蓝光阻隔树脂镜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蓝光阻隔树脂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修边后的镜片直径为75. 35±0. 15mm或70. 35±0. 15mm,其对应的光度范围为0. 00~-6.00度或-6.25~-10.00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蓝光阻隔树脂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九)与(十)之间还有:将加硬前的镜片按照步骤(八)的清洗工艺要求进行多槽超声波清洗后,采用丙酮进行擦洗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蓝光阻隔树脂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十)中所述加硬工序,包括将预处理后的镜片放入H673加硬液中进行涂覆膜,将涂覆膜后的镜片在110±5℃下进行加硬固化2~3h,检验后选出合格产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蓝光阻隔树脂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十)中所述镀膜工序,包括将加硬后的镜片放入真空镀膜机中蒸镀减反射膜层后,按照标准进行检验选出合格镜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高蓝光阻隔树脂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硬操作在加硬室内进行,加硬室温度20〜25°C,湿度< 5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高蓝光阻隔树脂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十中,将加硬后的镜片放入真空镀膜机中蒸镀减反射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明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明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22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