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附子秸秆的回收利用方法及土壤或水体的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9611.0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9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黎先发;黄仁马;帕拉沙提·斯然;成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348 | 分类号: | C01B32/348;C01B32/342;C01B32/324;C02F1/28;B09C1/0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51233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昌驰;张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子 回收利用 秸秆 活性炭 修复 水体 无害化处理 活化处理 活化剂 再利用 土壤 制备 废物 环保 | ||
1.一种附子秸秆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利用方法包括:对附子秸秆进行粉碎,以得到粒度不大于0.5mm的附子秸秆粉末;将附子秸秆粉末浸渍于活化剂中,取出后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50℃~120℃;进行活化处理以得到活性炭。
2.一种附子秸秆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利用方法通过以下流程实现:将附子秸秆进行干燥处理,以除去秸秆中的水分;然后进行粉碎、筛分处理,以得到粒度不大于0.5mm的附子秸秆粉末;将所述附子秸秆粉末与NaOH、K2CO3或KOH的活化剂共混,然后置于高温条件下进行直接活化处理,得到活性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附子秸秆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处理的温度为400℃~60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附子秸秆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处理的温度为50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附子秸秆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剂与所述附子秸秆的质量比为1:1~4.5: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附子秸秆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利用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活化处理步骤之后,进行洗涤、干燥、研磨和筛分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7.一种土壤或水体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附子秸秆的回收利用方法制备得到的活性炭对土壤或水体进行修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96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盘式钢包转运装置以及真空精炼系统
- 下一篇:一种12°柔光瓷质釉面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