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拆卸的洞箫用笛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7603.2 | 申请日: | 2015-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4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婉红 |
主分类号: | G10D9/02 | 分类号: | G10D9/02;G10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洞箫 用笛头 | ||
本发明属于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卸的洞箫用笛头,它由笛头本体、笛头连接体、笛腔构成;挡板上挡板吹口、笛顶上有笛顶吹口,挡板吹口与笛顶吹口相接通;其特征在于笛顶由笛顶第一部分及与笛顶第一部分连接的笛顶第二部分构成,笛顶第一部分顶部的上表面与笛顶第一部分顶部最高处所在的水平面之间具夹角,笛顶第二部分为弧形。本发明具有体积小巧,因此非常便用更换、且音色好、更利于稳定发挥、重量轻、易于携带、价格便宜、更安全卫生、易于制造、成品合格率更高有益效果。
本申请是名称为:一种可拆卸的洞箫用笛头、申请日为:2015年5月27日、申请号为:201510110803.7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卸的洞箫用笛头。
背景技术
洞箫,简称竹箫,属于吹孔气鸣乐器,多用九节紫竹制作,亦可用白竹制作。箫的发声原理为:从口缝中喷出的气流至箫吹口处,经过吹口尖棱的分劈后产生涡旋而形成没有稳定音高的边棱音。边棱音再经过管内气柱的谐振,就可获得稳定的音高;箫没有笛膜,因此音色柔弱、秀雅。
传统的洞箫由紫竹做成,竹子长成可用于制作洞箫的材料需要4-5年,这样的竹子材料密度比较高,它们的管壁厚度也会厚些,只有有了足够厚的管壁,后期乐器制作时管型内径的处理才能磨得更好,因为天然生长的竹管内部是不规则的各种曲线和锥度。制作优质的洞箫,需要对竹管内部进行科学的有目的的加工,把不该存在的曲线打磨掉,这就需要竹管本身有足够的厚度用于后期磨管,过薄的管壁,内径缺陷是无法处理好的。
而现今的乐器用竹子已成经济作物,市场需求量很大,因此没到生长年限已经被砍下销售,材料密度低,管壁厚度达到要求的少。真正达到制作要求,并且外形、品相好的材料就更少,并且成交价极高;目前,可以真正用来制造洞箫的竹子极其稀少,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娱乐要求不断增加,因此,优质的洞箫需求量日益增加,为此,业内人员通过不同的途径及方法制造优质的洞箫;申请人于2014年05月27日申请了名称为:便携式洞箫、申请号为201410231880.3的发明专利,并且已实施及销售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该洞箫采用组装式的结构,达到了产品成型稳定,不开裂、不发臭发霉,更清洁卫生;产品韧性更好,强度更高、可拆卸、更易携带、外形美观大方、加工周期短、人工投入少、售价低等优点。
然而,用户在使用中提出,音色能否继续提高,做成极品洞箫,为此,申请人进行了反复多次的试验,得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目的是揭示一种可拆卸的洞箫用笛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以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实例中,一种可拆卸的洞箫用笛头,它由笛头本体、笛头连接体、笛腔构成;笛头本体由笛顶、挡板构成,笛顶位于挡板上方且与挡板相连接,笛头连接体位于挡板下方且与挡板相连接,笛腔由笛顶、挡板、笛头连接体的内壁形成,笛头本体、笛头连接体、笛腔为一体形成的,挡板上具有贯穿挡板的挡板吹口、笛顶上具有上下贯穿笛顶的笛顶吹口,挡板吹口与笛顶吹口相接通;其特征在于笛顶由笛顶第一部分及与笛顶第一部分连接的笛顶第二部分构成,笛顶第一部分的上表面为平面,笛顶第一部分顶部的上表面位于笛顶第一部分顶部最高处所在的水平面之下,且笛顶第一部分顶部的上表面与笛顶第一部分顶部最高处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 笛顶第二部分为弧形,笛顶第二部分上端与笛顶第一部分相接,笛顶第二部分下端与挡板相接,笛顶第二部分下端低于笛顶第二部分上端,笛顶吹口是上下贯穿笛顶第一部分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婉红,未经余婉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7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整显示器的输出图像的方法及显示系统
- 下一篇:自动噪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