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气蚀原理的离心清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7440.8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0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启航;李唯一;赵文祺;邓宇轩;许金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L15/06 | 分类号: | A47L15/06;A47L15/48;A47L15/50;A47L15/4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气蚀 原理 离心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气蚀原理的离心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没有大众化的固体清洁装置。但是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当中,越来越多地要去清洁一些固体,如碗碟。这就给人们造成了一些不便,如费时,费力,容易弄脏自己的衣服等缺陷。降低了人们生活的效率。
基于物理实验,当转盘上距轴心不同距离处有贯穿转盘厚度的小孔或嵌在转盘上的凸体,当转盘在试验流体内高速旋转时,在小孔或凸体后将产生尾流空化,其中游移型气泡将在尾流末端沿盘面溃灭,嵌入盘面气泡溃灭处的试样表面将产生气蚀冲击。这种方法所产生的空化状态为具有强大冲击力的旋涡型空化,类似于在水轮机、水泵或闸门槽中产生的流态。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固体试件的清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气蚀原理的离心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旋转圆盘、固定网格、驱动电机以及加热装置,所述容器为顶部开口的容器,容器顶部设有可以开合的盖板,容器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旋转圆盘安装与容器内底部,且通过设于容器外底部的驱动电机,所述旋转圆盘为波浪形圆盘,旋转圆盘上表面均布大量凸起,旋转圆盘本体上设有大量均布连接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固定网格设于旋转圆盘上方,用于将待清洗赃物与旋转圆盘隔开,所述加热装置用于烘干清洗后的物体。
作为改进,所述加热装置设于盖板上。
作为改进,所述容器内靠近顶部处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从容器侧壁连接至排水管内。
作为改进,所述容器外底部设有减速离合器,所述驱动电机与旋转圆盘通过减速离合器相连。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网格有1-7层,多层固定网格均布在旋转圆盘上方。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网格通过固定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容器内,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圆形导槽、卡扣和设于固定网格四个角的滑柱,所述圆形导槽由两个半圆形导槽一端铰接组成,通过卡扣卡在两个半圆形导槽另一端可将其固定在一起,圆形导槽有多个,多个圆形导槽竖直的安装在容器内四周,圆形导槽的内表面设有上行褶皱,所述滑柱外表面设有与圆形导槽内表面上行褶皱相配合的下行褶皱。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利用气蚀原理,化害为利,将气蚀现象成功应用于固体试件的清洁当中。
2、结构简单合理,自身重量较轻,还能进行固体烘干,是对传统清洗装置的一种创新,将大大提高现代人的生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转圆盘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圆形导槽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4为圆形导槽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5为卡扣示意图。
图6为导槽内面示意图。
图7为滑柱外表面示意图。
图8为固定网格示意图。
其中:1-旋转圆盘,2-加热装置,3-盖板,4-控制板,5-进水管,6-固定网格,7-驱动电机,8-减速离合器,9-电磁排水阀,10-排水管,11-溢水管,12-圆盘转轴,13-通孔,14-凸起,15-圆形导槽,16-卡扣,17-导槽内面,18-容器,19-固定轴,20-下行褶皱,21-滑柱外表面,22-上行褶皱,23-滑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74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无线自行车背包灯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厨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