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3031.0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6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蓝宝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喷氯壳体以及设置在喷氯壳体顶部的储氯喷氯装置和安装在喷氯壳体左侧面上的喷氯架装置,储氯喷氯装置由储氯箱以及喷氯泵组成,储氯箱内转绕配合连接有向下伸长的轴杆,储氯箱下方的喷氯壳体内设有第一滑腔,轴杆底部末梢探入第一滑腔内且末梢固定设有第一锥面轮,第一锥面轮右侧的第一滑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侧的左侧面内设有第一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左侧配合连接有探出第一滑块左侧面外且用以与第一锥面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面轮,第一滑腔下方的喷氯壳体内设有第二动力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拆卸和安装,便于移动搬运以及维护工作,省时省力,搅匀均匀,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污水,这些污水如果不加处理直接排进小溪、河道中会严重影响了水质和环境景观,因此需要将污水集中收集到污水池中,通过沉淀、加明矾、加氯等一系列程序,最后排入河道。国内用的传统方法是用液氯或将氯取出与水混合使氯溶解于水形成次氯酸消毒剂,然后再通过投放装置将一定量的次氯酸投放入含菌污水中使与菌体相接触,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将细菌杀死而达到消毒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的投放装置价格昂贵,自动化程度低,液氯喷氯装置上的喷氯架一般都为整体固定式的,不能展开也不能折叠,且传统的液氯喷氯装置采取人工搅匀液氯的方式, 使液氯的混合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喷氯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喷氯壳体顶部的储氯喷氯装置和安装在所述喷氯壳体左侧面上的喷氯架装置,所述储氯喷氯装置由储氯箱以及喷氯泵组成,所述储氯箱内转绕配合连接有向下伸长的轴杆,所述储氯箱下方的所述喷氯壳体内设有第一滑腔,所述轴杆底部末梢探入所述第一滑腔内且末梢固定设有第一锥面轮,所述第一锥面轮右侧的第一滑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侧的左侧面内设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左侧配合连接有探出所述第一滑块左侧面外且用以与所述第一锥面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锥面轮,所述第一滑腔下方的所述喷氯壳体内设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左侧的所述喷氯壳体内设有向左侧伸长设置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右侧的所述喷氯壳体内设有向上伸长设置的第三滑腔,所述第三滑腔顶部伸长段的左侧与所述第一滑腔右侧底部互通设置,所述第三滑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底部段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左侧伸长末梢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右侧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右侧伸长末梢与所述第三滑腔右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块顶部段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一滑块底部段的右侧面之间固定设有推滑杆,所述第二滑腔左侧伸长末梢的顶部上方的所述喷氯壳体内设有通贯所述喷氯壳体左侧外端面的插紧槽,所述插紧槽用以与所述喷氯架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腔内设有锁紧转化管制装置,所述喷氯壳体右侧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推手,所述推手靠近所述喷氯壳体一侧下底面固定设置有挂钩,所述推手背离所述喷氯壳体一侧末梢套设有防滑套。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喷氯泵设置在所述储氯箱左侧的所述喷氯壳体顶部,所述喷氯泵右侧面与所述储氯箱之间设有排氯管。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喷氯架装置包括凸块、固定在所述凸块左侧面的固位架以及固定在所述凸块右侧面且向右侧伸长设置的插紧杆,所述插紧杆右侧伸长段内设有锁紧孔,所述固位架内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供氯管,所述供氯管顶部伸长末梢固定设有凸端,所述凸端顶部与所述喷氯泵左侧面之间设有供氯弹力管,所述供氯管底部伸长末梢设有前后伸长设置的喷氯管,所述喷氯管底部设有多个喷氯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蓝宝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蓝宝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3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