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授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2609.0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5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蔡成林;邱云翔;李思民;黄艳虎;于鹏;谷洪浩;吴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4R20/02 | 分类号: | G04R20/02;G04F5/14 |
代理公司: | 11212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立;周玉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授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授时系统,以芯片级铷原子钟、多模授时型GNSS定位芯片、GNSS天线、ARM处理器、FPGA芯片、4G网络通信单元为硬件平台,搭建高精度授时系统,相较于现有授时方法提出了自适应频率调整算法、历元间高次差法计算钟差修正值算法,其具有PNT服务鲁棒性高、授时精度高、抗干扰性强的优点,有效的减少了FPGA平台对输出的1PPS信号较大的调整带来的信号抖动。整套系统包括主站和从站,实现了从站相对主站高精度授时,误差在3nS。适用于对多处设备间需要高精度同步控制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模多系统GNSS卫星授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授时系统。
背景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授时技术的不断进步,授时的方法的进步与人们对高精度时间和时频的需求紧密相连。在GNSS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完善之后,使得大范围获取高精度授时服务更加便捷。精密授时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电力系统、轨道交通、金融系统、智慧城市、航天、国防体系等领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在移动通信网络、电力系统、轨道交通、金融系统、智慧城市、航天、国防体系等领域对精密的时钟同步有着很高的要求,普通的晶振、OXCO、TXCO、VCXO很难满足高精度同步控制领域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高精度晶振随着使用时间推移,累积误差不断增大,晶振本身老化导致一定的频漂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芯片级铷原子钟是原子振荡器中价格最低的,却又是性价比最高的振荡器,性能好于晶体振荡器,造价远小于铯原子振荡器。GNSS卫星单向授时,授时方法简单,信号覆盖广,所需接收机成本低,单向授时精度受伪距观测量所包含的各项误差影响,导致精度不高,在对授时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是不合适的。GNSS卫星共视授时精度可以达到3nS,标准共视时间间隔为16分钟,显然是不满足实时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授时型多模GNSS定位模块输出1PPS秒信号具有随机误差和无累积误差的特点,而芯片级铷原子钟无随机误差但是存在是存在累积误差,结合两者优缺点,多模GNSS定位模块输出1PPS秒信号驯服芯片级铷原子钟得到高稳频率信息,并将本地时钟同步到标准时间UTC。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精度授时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精度授时系统,包括GNSS天线单元、多模授时型GNSS定位芯片单元、ARM处理器单元、芯片级铷原子钟单元和FPGA芯片单元;
所述GNSS天线单元,其用于接收GNSS卫星所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并转变成电压或电流信号,再将转变成电压或电流信号发送给所述多模授时型GNSS定位芯片单元处理;
所述多模授时型GNSS定位芯片单元,其一方面用于观测北斗/GPS/GLONASS卫星信号,再把原始观测数据传递给ARM处理器单元;另一方面多模授时型GNSS定位芯片单元接收GNSS天线单元发送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变为1PPS信号输出到FPGA芯片单元;
所述ARM处理器单元,其用于解析多模授时型GNSS定位芯片单元观测数据,由加权最小二乘法算法解算得到GNSS定位芯片单元的位置和钟差,由历元间高次差法算法计算出钟差修正值,并将计算得到的钟差修正值上传至授时服务器单元;
所述芯片级铷原子钟单元,其用于输出高稳10M频率信号至FPGA芯片单元;
所述FPGA芯片单元,其一方面通过定时分频块对芯片级铷原子钟单元输出的高稳10M频率信号进行分频,并且通过接多模授时型GNSS定位芯片单元输出的1PPS秒脉冲信号对定时分频块提供一个复位信号,对定时分频块进行复位,以消除芯片级铷原子钟累积误差;另一方面FPGA芯片单元获取ARM处理器单元计算得到的钟差修正值,将本地时钟同步到UTC时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2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