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造粒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1674.1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8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协和助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02C18/14;B02C18/12;B02C18/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造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造粒机。
背景技术
现阶段塑料的生产流程如下:塑料原料经螺杆挤出机加热,熔融,再经口模流出,冷却,最后经塑料造粒机切料加工后,得到所需要的塑料粒子。现有的塑料造粒机粉碎刀片的切割方向均一致,粉碎效果不理想,容易产生大小不一的塑料粒子,另外,现有的塑料造粒机在进料时,都需要人工进行送料,如果操作人员不小心将手臂放进进料口,很容易造成工伤事故,不仅安全性差,同时工作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造粒机,结构新颖,设置有两组刀片,且切割方向互相垂直,有效地提高了粉碎效果,同时可自动上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料造粒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传动螺杆,所述传动螺杆上设置有螺旋搅拌叶片,所述传动螺杆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粉碎室,所述粉碎室与筒体贯通,所述粉碎室内设置有第一粉碎刀片组和第二粉碎刀片组,所述第一粉碎刀组包括旋转轴一和设置在旋转轴一上的粉碎刀片一,所述旋转轴一平行于传动螺杆,所述粉碎刀片一至少有两个,均匀交错设置在旋转轴一上,所述旋转轴一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粉碎刀片组包括旋转轴二和设置在旋转轴二上的粉碎刀片二,所述旋转轴二垂直于旋转轴一,所述粉碎刀片二至少有两个,均匀交错设置在旋转轴二上,所述旋转轴二与第三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自动上料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输送带和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输送带的下方,所述粉碎室的上端口为入料口,所述输送带一端伸至入料口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旋转轴一的一端穿过粉碎室的侧壁,并通过皮带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筒体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支撑杆固定设置在粉碎室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架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下端固定设置有移动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排气管的端部设置有气体净化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粉碎刀片一均可拆卸设置在旋转轴一上,所述粉碎刀片二均可拆卸设置在旋转轴二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造粒机,在粉碎室中设置有两组粉碎刀片,对物料进行两次粉碎切割,提高粉碎效果;两组刀片的切割方向互相垂直,可以对物料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切割,进一步提高了粉碎效果;每组粉碎刀组均至少有两个刀片,且刀片均匀交错设置,保证了粉碎效果,保证了成品的大小均匀一致;在造粒机的侧面设置有自动上料机构,可实现自动上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自动上料机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方便对自动上料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筒体上设置有排气管,塑料造粒机里产生的有害气体可由抽风机抽出,并通过排气管输送至气体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处理,有效地避免了有害气体对操作人员产生的影响;粉碎刀片均可拆卸设置在旋转轴上,当个别刀片出现磨损或者损坏时,可将其拆卸,单独进行更换,有效地提高了粉碎刀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粉粹室的截面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底座;2、筒体;3、传动螺杆;4、螺旋搅拌叶片;5、第一电机;6、粉碎室;7、旋转轴一;8、粉碎刀片一;9、第二电机;10、旋转轴二;11、粉碎刀片二;12、第三电机;13、输送带;14、支架;15、入料口;16、皮带;17、底板;18、移动轮;19、排气管;20、抽风机;21、气体净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协和助剂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协和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1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