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叶轮离心式水泵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9491.6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8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宋朋保;徐占辉;张攻坚;王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静润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42;F04D29/22;F04D29/06;F04D29/5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唐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轮 离心 水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泵,尤其涉及一种双叶轮离心式水泵。
背景技术
通常把提升液体、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加压力,即把原动机的机械能变为液体能量从而达到抽送液体目的的机器统称为水泵。离心式水泵有单吸单叶轮、双吸对称叶轮、多级叶轮等不同种类,但微小型离心水泵都是采用单叶轮的形式,即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连接一个叶轮,对于微型水泵,其效率不能充分利用,一般微型水泵的效率为10~50%,与大型水泵效率60~90%相差很远。单叶轮水泵在运行过程中有强烈的轴向力,必须在端面设计止推垫片,同时叶轮端径向力大于远端轴承,轴承磨损大。现有的微型水泵单侧走水,由于有空气的原因,有时水流很难进入到远水端的轴承位置,造成远水端轴承不能得到充分的水润滑,容易导致轴承与轴形成干摩擦,干摩擦时产生的热量不能被迅速带走,热量累计产生高温,易损伤轴承,降低轴承寿命;为了使叶轮远端的轴承充分润滑,有的水泵在远端轴承附近增设了排气阀,但是对于非专业用户很少使用排气阀排气,如果不及时使用排气阀排气,泵体内部的空气会阻止水到达远端的轴承进行润滑,造成润滑不良甚至失效。
另外,现有的水泵采用L型流道,其进水方向垂直于叶轮,来水的势能迅速大幅减少,水的势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还有一种现有的双吸泵结构为外置电机驱动,泵体与电机独立,泵的叶轮中间有轴贯通,轴由两端支撑,这样对水的流动有一定的阻力损失,另外对密封需要有对应的结构来补充,增加了泵的结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流量大、扬程高、润滑效果好、轴承散热好、运行稳定、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的双叶轮离心式水泵。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入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所述泵体内于入水口处设有入水隔断,将入水流道分成第一入水流道和第二入水流道,所述泵体内于出水口处设有出水隔断,将出水流道分成第一出水流道和第二出水流道,所述泵体内设有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叶轮、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入水流道、所述第二入水流道从所述泵体的两侧分别通入所述第一叶轮、所述第二叶轮的入口,液体从所述入水口进入,经所述第一入水流道、所述第二入水流道分流后从所述泵体的两侧分别进入所述第一叶轮、所述第二叶轮,经所述第一叶轮、所述第二叶轮流出后分别汇集到所述第一出水流道、所述第二出水流道并从所述出水口流出。
所述泵体上于所述第一叶轮、所述第二叶轮的入口外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水腔、第二进水腔,液体从所述第一入水流道、所述第二入水流道流入所述第一进水腔、所述第二进水腔后呈涡流状流入所述第一叶轮、所述第二叶轮。
所述泵体上于所述第一进水腔、所述第二进水腔内分别设有向内凸起的中心涡流柱。
所述第一入水流道连同所述第一进水腔、所述第二入水流道连同所述第二进水腔的流道均呈蜗壳状。
所述泵体的外形呈蜗壳状。
所述第一入水流道与所述第二入水流道的形状对称,所述第一出水流道与所述第二出水流道的形状对称,且流道内部均呈流线状。
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带线圈的定子,所述定子位于所述泵体内对中处,所述定子的中孔内设有转子基体及套于其上的磁环,两个轴套支架分别与所述定子在中孔两端相固定连接,并通过两个轴承与所述主轴相适配连接,两个所述轴承再通过两个垫片对所述转子基体进行轴向辅助限位。
所述轴承采用自润滑合金轴承。
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出水口的流向一致。
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出水口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一叶轮、所述第二叶轮均为封闭式离心叶轮。
所述第一叶轮、所述第二叶轮的叶片的旋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静润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静润轴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9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