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并测定腐殖酸不同极性及分子量组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7630.1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6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芳;袁英;李广贺;张旭;侯德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测定 腐殖 不同 极性 分子量 组分 方法 | ||
一种分离并测定腐殖酸不同极性及分子量组分的方法,其步骤为:1)腐殖酸样品预处理;2)高效液相色谱模块搭建;3)测定参数设置;4)样品测定。本发明操作便捷、测试稳定,可有效分离水溶性腐殖酸不同极性及分子量组分,对探究腐殖酸组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质结构表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并测定腐殖酸不同极性及分子量组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腐殖酸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如土壤、沉积物和地表、地下水体等,它们组成结构复杂,包含多种组分。这些腐殖酸类组分在极性和分子量方面存在差异,但由于不同组分间结合较为紧密,常规光谱手段较难识别出具有不同极性及分子量的组分,给腐殖酸组成结构识别带来不便。
腐殖酸极性将影响其在水溶液中功能的发挥,相对亲水的腐殖酸组分在水溶液中更易发挥其功能,进而影响水体碳循环和生态环境,而相对疏水组分在水溶相中其功能发挥有限,快速有效的识别腐殖酸不同极性组分组成对探究腐殖酸地球化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除极性外,腐殖酸分子量同样对其功能发挥产生重要影响,在土壤、沉积物和水体等介质中,不同分子量腐殖酸与矿物和微生物接触面积和机率存在差异,影响其功能发挥。然而通常情况下,腐殖酸极性与分子量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当前的测定方法较多单一测定腐殖酸的极性或分子量,耗时耗样,程序复杂实现腐殖酸组分极性及分子量特征的同时测定,将有效推进腐殖酸结构组成的解析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并测定腐殖酸不同极性及分子量组分的方法,以实现腐殖酸组成结构的表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离并测定腐殖酸不同极性及分子量组分的方法,其主要步骤为:
1)腐殖酸样品预处理:将腐殖酸粉末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待腐殖酸充分溶解后过0.45μm滤膜,并测定腐殖酸溶液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
2)用pH=7的磷酸盐缓冲液调节腐殖酸溶液DOC,移取1mL腐殖酸溶液至棕色液相样品瓶中,装入样品盘,上机待测;
3)高效液相色谱模块搭建:模块包括流动相、二元泵、六通阀、进样器、柱温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和荧光检测器(FLD),各模块按顺序搭建;
4)流动相配制及测定参数设定:选取乙腈和乙酸铵溶液作为流动相,设置包括样品进样量、流速、柱温、测定时间、测定次数以及流动相体积配比在内的运行参数,并保存测定方法;
5)样品测定:编辑样品表,其中第1和2,倒数第1和2号样品均为超纯水,运行程序,实施测定,测试对象为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中的腐殖酸溶液,鉴定的组分为具有紫外及荧光特征吸收峰的腐殖酸类组分。
所述步骤1)中,腐殖酸粉末质量为100~150mg,磷酸盐缓冲液体积为20~30mL,浓度为0.2~0.3M,磷酸盐缓冲液的pH=7~8。
所述步骤2)中,用pH=7~8的磷酸盐缓冲液0.2M左右调节腐殖酸溶液DOC至60~120mg/L。
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模块中,以高效液相色谱仪作为测试装置,所述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有两个柱温箱、两个DAD以及两个FLD检测器。
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模块的搭建顺序为流动相—二元泵—六通阀—进样器—装载C18柱的柱温箱—DAD检测器a—FLD检测器a—装载排阻色谱柱的柱温箱—DAD检测器b—FLD检测器b。
所述装载C18柱的柱温箱和装载排阻色谱柱的柱温箱的柱温均控制为25~30℃,所述排阻色谱柱为PL aquagel-OH MIXED-H 8μm色谱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7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