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极板硫酸盐化的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5979.1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2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母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永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极板 硫酸 盐化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蓄电池极板盐化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极板硫酸盐化的处理工艺。
技术背景
化学电源的两个电极由活性物质和支撑及导电用的“集电体”组成,一般为片状多孔体,称为极板,极板在制作时往往并非把活性物质直接加入集电体中,而是将原材料制成胶糊状,涂敷在板栅之上,或者将原材料灌入玻璃丝管中,再经化成过程生成活性物质。前者称为涂膏式极板,后者称为管式极板,这是铅酸蓄电池常见的两种极板形式。也可将原材料填入多孔的基板之中,经烧结和化成制成烧结式极板,碱性电池的镍电极即用此法制成。
在极板使用的过程中,电极板本身会形成不可逆转的硫酸盐酸化,造成电池极板使用寿命的急剧降低,在现有的极板盐酸化治疗方法中,根据硫酸盐酸化程度的不同,会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去解决酸化现象。
由于根据盐酸化程度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盐酸化的治疗,在治疗之前,需要对其酸化程度进行检测,再根据检测的酸化程度,进行分类治疗,从而增加了工作量,增加了极板治疗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极板硫酸盐化的处理工艺,用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现有极板治疗过程中,工艺繁琐、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蓄电池极板硫酸盐化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A.蓄电池在充电终了后,接着作一次10h率放电,放至终止电压1.80V;
B.然后倒出蓄电池内的电解液,立即加入1蒸馏水∶1il2r,再用20h率电流值充电,至电解液密度达1.120g/平方厘米之后,将充电电流减少到10h率电流值的1/5续充电,直到极板表面都均匀冒气,电解液密度不再上升,即可停止充电;
C.当极板表面均匀冒气泡时,单格电池的电压维持在2.5V以上,停止充电半个小时,使电解液扩散均匀;
D.当充电半小时后,在利用10h率电流的1/4继续充电,直到有大量气泡冒出,再停止充电半个小时,重复多次后,一直到电解液达到规定的正常值,并且稳定不变;
E.这样反复充放电多次,直到全都极板正常,调整电解液密度到规定值就可以交付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本发明中,可直接避免电池极板盐酸化程度的检测,通过该方法,可直接进行不同程度酸化程度的治疗,从而简化了极板治疗的工序,进一步的,降低了极板治疗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A.蓄电池在充电终了后,接着作一次10h率放电,放至终止电压1.80V;
B.然后倒出蓄电池内的电解液,立即加入1蒸馏水∶1il2r,再用20h率电流值充电,至电解液密度达1.120g/平方厘米之后,将充电电流减少到10h率电流值的1/5续充电,直到极板表面都均匀冒气,电解液密度不再上升,即可停止充电;
C.当极板表面均匀冒气泡时,单格电池的电压维持在在2.5V以上,停止充电半个小时,使电解液扩散均匀;
D.当充电半小时后,在利用10h率电流的1/4继续充电,直到有大量气泡冒出,再停止充电半个小时,重复多次后,一直到电解液达到规定的正常值,并且稳定不变;
E.这样反复充放电多次,直到全都极板正常,调整电解液密度到规定值就可以交付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永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永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59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