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蔗一次性专用肥及施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3203.6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6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清;刘鸿;冯学宁;谭宏伟;伍明凤;黄明彩;柳光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8;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5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一次性 专用肥 施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生产及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一次性专用肥及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种植面积高达1700万亩。甘蔗生育期较长,一般长达300-330天,需肥量大,一般全生育期施肥次数为3-4次,第3、4次施肥时甘蔗已经封行,甘蔗茎高达两米以上,施肥非常困难,且施肥时间是处于甘蔗种植区的高温高湿气候,在广西地区常年就有因为施肥导致有人中暑晕倒在甘蔗田,甚至出现抢救不及时而危及性命的情况。加之,近年来农村劳动力不断的发生转移,投向第二、三产业,尤其是青壮年的劳动力,基本外出打工,并且男性劳动力的转移高于女性劳动力的转移,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以老弱人群为主。因此,甘蔗的多次施肥管理需求与农村现状的冲突非常严峻。并且,目前甘蔗缺少一次性专用肥和相关的正确施肥方法,很多地方蔗农因为没有劳动力,只能在前期加大施肥量以减少后期施肥次数,但普通肥料因为大量迅速释放养分常出现前期烧根烧苗,后期缺肥的问题,同时肥料浪费严重、经济效益差。所以急需一种能满足甘蔗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需求,前期安全不烧根烧苗,后期不脱肥的甘蔗一次性专用肥及该专用肥的施肥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1)提供一种甘蔗一次性专用肥;(2)提供一种甘蔗一次性专用肥的施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甘蔗一次性专用肥,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专用肥的有效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氮18-22%,五氧化二磷4-8%,氧化钾13-18%,硫酸脲4-5.5%,脲甲醛2-3%,硝化抑制剂0.05-0.07%,脲酶抑制剂0.01-0.03%,植物生长调节剂0.015-0.035%;优选的,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专用肥的有效成分由以下组分组成:氮20%,五氧化二磷5%,氧化钾15%,硫酸脲5%,脲甲醛2.5%,硝化抑制剂0.06%,脲酶抑制剂0.02%,植物生长调节剂0.025%。
进一步,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专用肥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尿素18-43.5%,氯化铵1-36.5%,磷酸一铵8.3-16.6%,氯化钾21.2-29.3%,硫酸脲4-5.5%,脲甲醛2-3%,硝化抑制剂0.05-0.07%,脲酶抑制剂0.01-0.03%,植物生长调节剂0.015-0.035%;优选的,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专用肥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尿素30%,氯化铵20%,磷酸一铵12.5%,氯化钾24.5%,硫酸脲5%,脲甲醛2.5%,硝化抑制剂0.06%,脲酶抑制剂0.02%,植物生长调节剂0.025%。
进一步,所述磷酸一铵中有效氮含量为10wt%,有效磷含量为48.2wt%;所述氯化钾中氧化钾含量为61.5wt%。
进一步,所述硝化抑制剂为双氰胺。
进一步,所述脲酶抑制剂为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
进一步,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由萘乙酸和烯效唑按质量比2-4:1-3混合而成;优选的,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由萘乙酸和烯效唑按质量比3:2混合而成。
进一步,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专用肥的原料还包括:高岭土0.965-9.925%;优选的,所述专用肥的原料还包括:高岭土5.395%。
2、所述的一次性专用肥用于甘蔗的施肥方法,所述施肥方法为:
播种前开深沟施肥,施肥量为120-150公斤/亩,然后覆土10-15厘米,将甘蔗种放置在上面,再覆土一次;
或在宿根甘蔗苗期三至五叶期时,均匀施肥于种植行,施肥量为120-150公斤/亩,然后覆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一次性专用肥及施肥方法,该一次性专用肥能满足甘蔗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需求,前期安全不烧根烧苗,后期不脱肥,减少肥料浪费,增加经济效益。将该一次性专用肥配合本发明中的施肥方法,不但可以保证甘蔗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需求,还可以免去培土工作,大大减少劳动力投入,更重要的是可以节约多次施肥的劳动力,有效缓解甘蔗的多次施肥管理需求与农村现状的冲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3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