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分阶段化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1160.8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1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兴;姚秋实;李鹏;侯国友;方明学;高根芳;代飞;周文渭;陈林;毛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313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分阶段 化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分阶段化成方法,属于铅酸蓄电池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化成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2.75~2.9V/单格,放电至达到终止电压;第二阶段:正负脉冲化成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2.75~2.9V/单格,放电至达到终止电压,并重复该过程若干次;第三阶段:以幅值递减的方式分步对蓄电池进行正负脉冲化成充电,直至蓄电池电解液密度达到设定标准,放电至达到终止电压;第四阶段:充电至蓄电池电压稳定。采用本发明工艺,化成时间缩短到44h,提高化成效率50%以上。化成的极板结构更紧密,强度更好,电池100%DOD循环寿命450次以上,比普通电池寿命提高2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分阶段化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铅酸蓄电池依旧是应用最广泛的电池之一,而化成是铅酸蓄电池制造过程中的一步重要工艺,化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铅酸蓄电池的性能,并且化成过程消耗的电能是巨大的。
在铅酸蓄电池化成时,可以在化成极板或者铅膏中加入添加剂,添加剂使用恰当的话,可以使得化成过程的电化学反应加速、极板生成效果更好。除添加剂之外,还可以对极板板栅的结构进行改进,有一种碳蜂窝结构的板栅,可以改善化成效果;采用超声波对化成过程也有促进作用。
目前化成技术多采用实验和经验的方式。一般是采用恒流多次充电、放电直至化成结束。恒流充电极化大,充电效率较低,化成用时较长,目前工业生产采用恒流化成用时需要96小时左右,限制了产能的提升。
慢脉冲化成技术减少了电池的浓差极化和电阻极化,提高了化成效率,将化成时间缩短至76h(小时);正脉冲化成的方式使化成时间缩短到66h,同时也减少了化成电量;脉冲内化成方法采用固定的正负脉冲方式对电池进行了化成,使得化成时间减少到约60h,其初步证明了正负脉冲方式的可行性,但没有公开正负脉冲幅度与宽度、间歇时间的长短。
专利文献CN1885609A公开了一种缩短铅酸蓄电池内化成时间的化成方法,化成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间歇式正脉冲化成,脉冲频率为25Hz,正脉冲的幅值为0.5C-1.0C,脉冲的时间为24ms,间歇时间为16ms,共进行1小时;第二阶段为非对称间歇式正负组合脉冲化成,脉冲频率为25Hz,正脉冲的幅值为0.5C-1.0C,脉冲的时间为24ms,负脉冲的幅值为0.3C-0.8C,负脉冲的时间为8ms,正负脉冲交替进行,间歇时间为4ms,共进行22小时。由于采用多步间歇和负脉冲放电步骤,可以减少化成中的析气量,减少化成时电解液的浓差极化,减少热量产生,从而提高化成效率。
专利文献CN 106129504 A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化成方法,包括:多阶段恒流化成和正负脉冲化成。其中,多阶段恒流化成包括多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化成电流均不相同,比如,各个阶段的恒流化成电流大小分别为0.02C、0.04C、0.15C、0.30C;正负脉冲化成由正脉冲化成、间歇、负脉冲化成、间歇循环构成。
现有技术中,化成前期通常采用持续充电方式,但是电池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电解液温度升高,水分损失,硫酸密度升高,化成效率降低,而且电池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池低温性能,另一方面,温度过高,生成硫酸铅结晶大,极化大,难化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分阶段化成方法,有效提高化成效率,并缩短化成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铅酸蓄电池分阶段化成方法,将待化成电池加酸后置于冷水浴中,分四个阶段进行化成,
第一阶段: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2.75~2.9V/单格,放电至达到终止电压;
第二阶段:正负脉冲化成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2.75~2.9V/单格,放电至达到终止电压,并重复该过程若干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11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用皮革裁剪装置
- 下一篇:一种皮具加工用精确打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