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部虎口开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9875.X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9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闫合德;李志杰;陈星隆;高伟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F5/01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11 | 代理人: | 姜飞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虎口 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用于手部虎口开大康复训练的手部虎口开大器。
背景技术
在人体手部的组织中,手部的虎口,是第一指蹼间隙,即拇指与食指间指蹼间隙,也称为虎口区,一般15厘米左右。 虎口区指蹼柔软并有足够的活动范围是拇指充分活动的基础。虎口孪缩是手外科的常见难题之一,又是上肢损伤后处理不当的严重继发性病变。少数为药物於合谷穴位内注射造成拇内收肌挛缩和先天性拇内收肌索带。外伤性虎口挛缩根据虎口处组织其病理机制,有皮肤疤痕挛缩,皮下筋膜挛缩,拇内收肌挛缩,拇短屈肌挛缩,第一腕掌关节囊挛缩,及第一腕掌关节病变。外伤性虎口挛缩尚可继发於正中神经损伤后,拇指不能掌侧外展,或拇长屈肌腱损伤后远侧断端,将拇指粘附在内收位。严重影响拇指的外展和对掌功能,导致于功能障碍, 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
虎口损伤或挛缩畸形手术修复后,虎口需固定于功能位,传统的克氏针支撑虎口方法效果较差,固定效果不确切,也不利于主动与被动牵引锻炼,对于虎口皮瓣修复术后,也不利于皮瓣观察及及时处理。虎口主动或被动伸缩锻炼,才能有效地减轻虎口内部组织的粘连,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恢复矫形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了用于固定在手部虎口区上的固定支架(如中国专利号为201310299265.1文献中公开的一种用于手部虎口开大的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支架兼具驱动虎口开合的康复训练功能,但现有的固定支架多为单一方向,没有考虑到手部虎口区应有的生理轨迹,从而导致虎口拉伸不充分,影响康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充分适应虎口开合过程中的生理活动轨迹,虎口拉伸充分的手部虎口开大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部虎口开大器,包括两个分别对应固定在拇指和食指的掌骨上的掌骨固定块,以及两个分别对应固定在拇指和食指的近节指上的近节固定块,两个掌骨固定块之间设有掌骨撑开组件以及生理导轨板,所述生理导轨板包括沿着拇指和食指开合方向延伸的弧形导向板,且弧形导向板呈沿延伸方向延伸并与拇指对应在掌背向掌面方向弧形摆动轨迹相适应形成第一弧形导向面,弧形导向板经轨道板固定座与食指的掌骨固定块固定连接,拇指上的掌骨固定块上固定设有导向滑块,导向滑块滑动导向配合于弧形导向板上,两个近节固定块之间设有近节撑开组件,位于同一手指上的掌骨固定块和近节固定块之间设有柔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导向板上设有引导导向滑块沿与对应手指屈伸方向上虎口开合时拇指摆动轨迹相适应的第二导向轨道,第二导向轨道具有与第一弧形导向面轨迹相适应的延伸。
本发明充分考虑手部虎口开合动作过程中,拇指三维空间内的生理轨迹,为便于叙述令垂直掌背-掌面的方向为Z轴,垂直Z轴并对应虎口开合方向的为X轴,垂直Z轴、X轴的为Y轴,上述生理导轨板的设计下,弧形导向板的延伸方向实现X轴导向,第一弧形导向面实现Z轴导向,第二导向轨道实现Y轴导向,其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在三维空间X轴、Y轴、Z轴上的导向作用,充分考虑虎口开合的生理轨迹,具有虎口拉伸充分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向轨道为开设于第一弧形导向面上的轨道槽,弧形导向板为具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弧形导向面的扁平板体,在弧形导向板的两个第一弧形导向面上均设有所述轨道槽,两个轨道槽位置对应,所述导向滑块设有供弧形导向板穿过的导向孔,在导向孔的上下两侧壁上设有与轨道槽对应配合的引导滚珠,引导滚珠导向配合于轨道槽内,所述弧形导向板夹设于导向滑块的导向孔内两侧的引导滚珠之间,所述弧形导向板的宽度方向两侧与导向滑块的导向孔间隙配合。该结构设计下,弧形导向板采用扁平的板体设计并穿装在导向滑块的导向孔内,第二导向轨道为设置在弧形导向板的第一弧形导向面上轨道槽,并采用滚珠进行夹持和导向配合,既实现了弧形导向板对导向滑块三维空间导向,同时具有运转平稳可靠的优点,结构简单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98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康复床
- 下一篇:一种外骨骼式踝关节康复训练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