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AR技术进行商品远程试用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8315.2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7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九维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9/00 | 分类号: | G06T19/00;G06Q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ar 技术 进行 商品 远程 试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商务技术,具体涉及采用AR技术进行商品远程试用的系统。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这种技术最早于1990年提出。随着随身电子产品运算能力的提升,增强现实的用途越来越广。增强现实技术,它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增强现实技术,不仅展现了真实世界的信息,而且将虚拟的信息同时显示出来,两种信息相互补充、叠加。在视觉化的增强现实中,用户利用头盔显示器,把真实世界与电脑图形多重合成在一起,便可以看到真实的世界围绕着它。
随着电子商务的大规模发展,在网络上进行购物已经成为了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网络上选购衣物时,无法直接进行试穿,容易导致购买后因尺码不合适而发生纠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在网络上选购衣物时,无法直接进行试穿,容易导致购买后因尺码不合适而发生纠纷,目的在于提供采用AR技术进行商品远程试用的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采用AR技术进行商品远程试用的系统,包括:用于扫描用户的整体躯干,并制成三维图像的三维扫描仪;用于储存商品信息的商品库模块;用于将衣物商品分为两个区域,与身体贴身接触的为贴身区;与身体不接触的为悬浮区域的商品拆分模块;用于将用户整体躯干的三维图像进行贴图,将贴身区的图案直接贴图至用户整体躯干的对应部位并将悬浮区域作为固定形状设置于用户整体躯干的三维图像的对应部位的控制模块。
现有技术中,随着电子商务的大规模发展,在网络上进行购物已经成为了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网络上选购衣物时,无法直接进行试穿,容易导致购买后因尺码不合适而发生纠纷。本发明应用时,三维扫描仪扫描用户的整体躯干,并制成三维图像,商品拆分模块将衣物商品分为两个区域,与身体贴身接触的为贴身区;与身体不接触的为悬浮区域,控制模块将用户整体躯干的三维图像进行贴图,将贴身区的图案直接贴图至用户整体躯干的对应部位,并将悬浮区域作为固定形状设置于用户整体躯干的三维图像的对应部位。当用户需要对网络上选购的衣服进行试穿时,将衣物商品匹配到用户整体躯干的三维图像上,就可以看出试穿效果,从而避免了购买后因尺码不合适而发生纠纷。
进一步的,所述将用户整体躯干的三维图像进行贴图中,贴身区的图案的比例与三维图像的比例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将悬浮区域作为固定形状,采用正常使用时悬浮区域的形状作为固定形状。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扫描仪采用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扫描仪采用测量空间物体表面点的三维坐标值扫描用户的整体躯干。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AR技术进行商品远程试用的系统,将衣物商品匹配到用户整体躯干的三维图像上,就可以看出试穿效果,从而避免了购买后因尺码不合适而发生纠纷。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九维云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九维云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8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