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病历系统及其信息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7939.2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1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雄;熊国和;韩恩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全息医疗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李琴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数据 存储系统 登录 电子病历系统 账户 用户登录管理模块 数据管理模块 病历分析 病历管理 电子病历 接入管理 请求终端 数据孤岛 信息处理 用户登录 用户提供 有效整合 大数据 请求端 整合 隔离 统一 员工 医疗 分析 | ||
本发明通过接入管理模块将请求终端以及多个医院的多个医疗数据存储系统接入所述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有效整合;通过数据管理模块从所述多个医疗数据存储系统中获取相应的医疗数据,并对获取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使得各个医疗数据存储系统中的数据相互联系,克服了各个医疗数据存储系统之间相互隔离而形成的数据孤岛问题,使得医疗数据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通过用户登录管理模块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登录账户,以使原用户可以凭借该统一的账户从请求端登录进入该系统,这样克服了用户登录不同的医疗数据存储系统时采用不同的账户的问题;通过病历管理模块为登录的员工提供标准的接口,实现通过整合后的医疗大数据建立电子病历,进行病历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病历系统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医疗水平不断改进,医院规模逐步扩大,医疗人群不断增加,医务、医护工作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老式的人工书写病历的简陋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就医人数急剧增加的现状。此外,医院因为就医人数较多,传统的人工书写模式导致病历不易管理、杂乱、无逻辑、容易丢失,并且功能单一,如无病历分析等。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病历方式已经远远滞后时代,不能适应医院的工作需求,因此急需在病历管理、病历分析中引入信息化、大数据技术,提高医院医务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保持病历管理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电子病历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医院病历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也是大数据技术对医院传统业务的颠覆、变革。具有极强的实际应用意义,是医疗改革的必经之路和发展方向。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病历系统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病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管理模块,用于将请求终端以及多个医院的多个医疗数据存储系统接入所述电子病历系统;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医疗数据存储系统中获取相应的医疗数据,并对获取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以供查询;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储存所述数据管理模块整理好的医疗数据;
用户登录管理模块,用于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登录账户,以使用户凭借统一的账户从所述请求终端登录进入所述电子病历系统;
病历管理模块,用于为登录的用户提供病历生成接口、病历分析接口、病史参考接口和相似病历接口,通过所述病历生成接口提供标准的电子病历模板以使用户为患者建立标准的电子病历,通过所述病历分析接口查询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中的相关医疗数据,通过所述病史参考接口查询所述患者的病史数据,通过所述相似病历接口查询与待诊患者病情相似的病历。
优选地,所述请求终端为PC端和/或移动端,所述移动端支持IOS平台和Android平台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多个医疗数据存储系统包括影像归档和通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优选地,所述电子病历为表格式电子病历,所述电子病历采用表格的形式分为多个单元格,其中,电子病例中的每个单元格都有固定显示区域及信息输入区域,所述固定显示区域显示固定的文本内容,信息输入区域用于显示医生输入的文本内容。
优选地,所述接入管理系统与所述请求终端和所述多个医疗数据存储系统通过有线通信网络或无线通信网络连接。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电子病历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接入管理模块将请求终端以及多个医院的多个医疗数据存储系统接入所述电子病历系统;
通过数据管理模块从所述多个医疗数据存储系统中获取相应的医疗数据,并对获取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以供查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全息医疗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全息医疗数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7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互联网的患者生命体征数据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中医健康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