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缓生物膜老化脱落功能的生物挂膜组合填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3937.6 | 申请日: | 2017-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5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汪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灵伟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缓 生物膜 老化 脱落 功能 生物 组合 填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缓生物膜老化脱落功能的生物挂膜组合填料,属于生化池领域。一种减缓生物膜老化脱落功能的生物挂膜组合填料,包括外环,所述外环的外侧连接有醛化纤维,所述外环的内侧设有内环,所述外环和内环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均匀排布在外环和内环之间,多个所述连接杆均贯穿内环并在内环内侧的中心位置交汇,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塑料枝条,所述连接杆位于内环内侧的端部穿插有多个固定管,所述内环的正反两面均铺设有生物膜控制网机构,所述生物膜控制网机构包括支撑网、透氧网和分隔腔。它可以实现能够控制生物膜的厌氧膜的加厚过程,减缓生物膜老化,而且不易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化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缓生物膜老化脱落功能的生物挂膜组合填料。
背景技术
生化池系统不需初沉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理想静沉,分离效果好。可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钢铁、纺织、印染、运输、贮存、食品酿造、发酵、水处理、海水淡化等。
用于生化池的生物挂膜组合填料是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法和厌氧发酵法处理废水的生物载体,主要是通过生物膜实现污水的净化,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厌氧膜、好氧膜、附着水层、运动水层。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氧膜的好氧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氧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在生物膜的厌氧膜加厚过程中:厌氧的代谢产物增多,导致厌氧膜与好氧膜之间的平衡被破坏;气态产物的不断逸出,减弱了生物膜在填料上的附着能力;成为老化生物膜,其净化功能较差,且易于脱落。这些都影响着生物挂膜组合填料的净化能力。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缓生物膜老化脱落功能的生物挂膜组合填料,它可以实现能够控制生物膜的厌氧膜的加厚过程,减缓生物膜老化,而且不易脱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减缓生物膜老化脱落功能的生物挂膜组合填料,包括外环,所述外环的外侧连接有醛化纤维,所述外环的内侧设有内环,所述外环和内环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均匀排布在外环和内环之间,多个所述连接杆均贯穿内环并在内环内侧的中心位置交汇,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塑料枝条,所述连接杆位于内环内侧的端部穿插有多个固定管,所述内环的正反两面均铺设有生物膜控制网机构,所述生物膜控制网机构包括支撑网、透氧网和分隔腔,所述透氧网位于支撑网的外侧,且分隔腔位于支撑网和透氧网之间,所述固定管的端部贯穿生物膜控制网机构并向外延伸,所述固定管贯穿支撑网和分隔腔,所述透氧网由多个编织管编成,所述编织管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口,所述透气口内连接有透氧膜,所述固定管上开设有多个与编织管相匹配的通孔,且编织管贯穿通孔,所述支撑网与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厌氧膜,所述透氧网上连接有好氧膜,所述固定管的两端均贯穿厌氧膜和透氧网,所述固定管的两端管口上均连接有纳米滤网,将减缓生物膜老化脱落功能的生物挂膜组合填料填充在生化池中,生物膜挂膜成功后,对生化池中进行曝气,滤料中的氧气进入固定管内,固定管内的氧气通过编织管上的透氧膜散发到分隔腔处,氧气被好氧膜的好氧菌吸收,同时厌氧膜的厌氧菌不会越过分隔腔,使好氧膜和厌氧膜在分隔腔处结合,厌氧膜的加厚过程受到生物膜控制网机构的影响,减缓了生物膜老化进程,同时生物膜附着在固定管、支撑网和透氧网上,附着面积更大,不易脱落。
优选地,所述纳米滤网与透氧网之间的距离值大于好氧膜的厚度值,好氧膜不超过纳米滤网,不会影响到氧气进入固定管内。
优选地,所述支撑网的表面涂有防腐层,防腐层使支撑网不易被厌氧菌的产物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灵伟,未经王灵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3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