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帘缝式焦平面快门及幅面信号检测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2122.6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7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刘国嵩;陈志超;刘志明;付金宝;黄厚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3B43/02 | 分类号: | G03B4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帘 前帘 盘片 缺角 幅面 信号检测机构 红外光线 信号处理模块 焦平面快门 叶片组 帘缝 电平跳变信号 电子快门控制 红外线发射端 红外线接收端 电平跳变 对称设置 释放 发射端 接收端 可转动 快门 挡住 相机 曝光 输出 响应 | ||
本发明涉及相机电子快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帘缝式焦平面快门的幅面信号检测机构,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前帘缺角盘片、前帘光电对、后帘缺角盘片及后帘光电对;前帘光电对和后帘光电对上分别对称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端和红外线接收端;前帘缺角盘片和后帘缺角盘片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红外光线发射端和红外光线接收端之间。前帘叶片组释放时,前帘缺角盘片转离前帘光电对中心,电平跳变信号;后帘缺角盘片在后帘叶片组释放结束时,挡住后帘光电对中心的红外光线,电平跳变;信号处理模块输出快门曝光的幅面信号。本发明的幅面信号检测机构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机电子快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帘缝式焦平面快门及幅面信号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CCD探测器成像已基本取代胶片式成像,而面阵CCD以其成像时间短、图像的几何保真度高等优势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不过,受焦平面尺寸、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还经常选用全帧面阵CCD作为成像介质,由于其进行电荷转移时探测器像元依旧在曝光,将导致较明显的拖尾现象,通常的做法是在探测器前端增加一个机械快门,在CCD曝光结束后有效阻隔进入到探测器表面的光线,以保证在CCD电荷转移时不再感光。
对于帘缝式焦平面快门的曝光由前帘和后帘形成的窄缝在CCD探测器表面扫过来完成,为了计算帘缝的运动速度,以及进行CCD相机的曝光同步控制,同时给相机其他分系统指示相机的曝光时刻,需要检测出快门的曝光起始和终止信号并合成为相机的幅面信号,由于曝光时机械快门的帘缝运动速度较快,另外,信号的检测不能进入快门的曝光画框内部,否则会影响相机成像,常规的办法是利用快门联动机构在曝光时刻压下机械式压簧开关,由压簧开关发出电信号来指示快门曝光的开始和结束,这种方法的误差较大,而且长时间反复压下和松开压簧开关,将导致其很容易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CCD探测器幅面信号检测精度低、响应速度慢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帘缝式焦平面快门的幅面信号检测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帘缝式焦平面快门的幅面信号检测机构,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前帘缺角盘片、前帘光电对、后帘缺角盘片及后帘光电对;
所述前帘光电对上对称设置有前帘红外光线发射端和前帘红外光线接收端,所述后帘光电对上对称设置有后帘红外光线发射端和后帘红外光线接收端;
所述前帘缺角盘片与前帘叶片组联动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前帘光电对的前帘红外光线发射端和前帘红外光线接收端之间,形成前帘运动检测模块;
所述后帘缺角盘片与后帘叶片组联动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后帘光电对的后帘红外光线发射端和后帘红外光线接收端之间,形成后帘运动检测模块;
在帘缝式焦平面快门上紧时,所述前帘缺角盘片挡住所述前帘光电对中心的红外光线,前帘叶片组开始释放时,所述前帘缺角盘片转离所述前帘光电对中心,所述前帘光电对产生电平跳变信号,指示曝光开始;
所述后帘缺角盘片在所述后帘叶片组释放时转动,并在后帘叶片组释放结束时,挡住所述后帘光电对中心的红外光线,所述后帘光电对产生电平跳变信号,指示曝光结束;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对所述电平跳变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快门曝光的幅面信号。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缺角为120度的扇形缺角,所述缺角盘片为扇形缺角金属盘片,为厚度为1mm、直径为Ф25mm的圆形铝质材料。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帘缺角盘片及所述后帘缺角盘片分别安装在所述前帘叶片组及后帘叶片组的转轴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帘红外光线发射端、前帘红外光线接收端设置于所述前帘光电对内侧的中心位置,所述后帘红外光线发射端、后帘红外光线接收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后帘光电对内侧的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2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摄像机检测柜
- 下一篇:光掩模检查方法、光掩模制造方法及光掩模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