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光镜光圈入子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2022.3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7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胡龙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龙春 |
主分类号: | G02B7/182 | 分类号: | G02B7/182;G02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入子 反光镜 光圈 入子结构 底端 从上至下 主体水平 柱状结构 锥形结构 圆弧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光镜光圈入子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入子主体、第二入子主体和第三入子主体,所述第一入子主体为头部呈圆弧状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二入子主体和第三入子主体均为柱状结构,该第三入子主体的水平宽度大于第二入子主体的水平宽度,该第二入子主体的水平宽度大于第一入子主体的底端直径,该第一入子主体的底端直径为第二入子主图的水平宽度的0.5,该第二入子主体的水平宽度为第三入子主体水平宽度的2/3,且该第二入子主体高度为第三入子主体高度的3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光镜光圈入子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反光镜光圈入子具有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结构强度不够等缺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反光镜光圈入子结构。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光镜光圈入子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入子主体、第二入子主体和第三入子主体,所述第一入子主体为头部呈圆弧状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二入子主体和第三入子主体均为柱状结构,该第三入子主体的水平宽度大于第二入子主体的水平宽度,该第二入子主体的水平宽度大于第一入子主体的底端直径,该第一入子主体的底端直径为第二入子主图的水平宽度的0.5,该第二入子主体的水平宽度为第三入子主体水平宽度的2/3,且该第二入子主体高度为第三入子主体高度的3倍。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反光镜光圈入子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入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参考图1所示的一种反光镜光圈入子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入子主体1、第二入子主体2和第三入子主体3,所述第一入子主体1为头部呈圆弧状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二入子主体2和第三入子主体3均为柱状结构,该第三入子主体3的水平宽度大于第二入子主体2的水平宽度,该第二入子主体2的水平宽度大于第一入子主体1的底端直径,该第一入子主体1的底端直径为第二入子主体2的水平宽度的0.5,该第二入子主体2的水平宽度为第三入子主体3水平宽度的2/3,且该第二入子主体2高度为第三入子主体3高度的3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龙春,未经胡龙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2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光镜光圈组件结构
- 下一篇:光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