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平移功能的用于缝合管状织物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2015.3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5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志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9/40 | 分类号: | D04B9/40;D04B3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移 功能 用于 缝合 管状 织物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平移功能的用于缝合管状织物的装置及方法,包括转移装置、夹持盘、翻转装置和缝合装置;所述转移装置包括一转移盘,转移盘用于取下完成编织的管状织物,并将其转移至夹持盘进行夹持;夹持盘包括可对折的2个半圆环缝盘;缝合装置位于夹持盘侧面;所述翻转装置包括一吸物组件,吸物组件位于夹持盘下方,吸物组件内设有一管状件,管状件连接负压气源;所述吸物组件外侧设有带动整个组件水平移动的横移装置。本发明利用横移装置来缩短整个吸物组件与圆型针织机的距离,使得管状件可以更早地抽吸管状织物,大大降低了管状件抽吸管状织物的难度,使得整体操作方便稳定,降低了装置的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圆型针织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平移功能的用于缝合管状织物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圆型袜类针织机在编织完管状织物后,往往需要对管状织物进行缝合加工。现有技术中已有拾取圆型袜类针织机编织完后的管状织物,并将其传送到缝织或钩织工位的装置,而在缝织或钩织工位设有缝织或钩织头,通过该缝织或钩织头管状织物进行缝合加工。通常,拾取装置从圆型袜类针织机上拾取织物,并可选地通过分别与织物末端针织行上的针织线圈配合而将其传送到运送装置,使所述织物末端针织行的半行针织线圈在缝织或钩织之前分别面向另外半行的针织线圈,从而利用缝织或钩织头连结该针织行的相互面对的两个半行的两个线圈,从而起到封闭织物末端的作用。
在自动封闭管状针织物件工艺中,缝织或钩织操作通常在内部外翻的织物上进行,从而在织物正面,即在穿戴织物时通常不可见的一侧几乎看不到缝织或钩织链状线圈,使得袜类等织物在精确度和美观方面都可达到良好效果。而圆型针织机编织出来的管状织物通常是正面朝外的,因此,在缝织或钩织工位封闭管状织物时,需要翻转器来将管状织物进行内部外翻工作后,再经受缝织或钩织操作。
现有的翻转器基本为管状结构,翻转器位于夹持着管状织物底部封闭端的夹持器或拾取装置下方,管状结构上端面向悬挂的织物,然后将管状结构内部连接到抽吸装置,从而通过其上端抽吸悬挂的织物,然后将管状结构升高,以用其上端穿过管状织物的待封闭端,而穿过过程中,织物外翻到管状结构的外侧表面上,使内侧外翻。
专利号为2009801088587中公开了一种尤其是用于在管状物件的轴向端自动封闭管状物件的缝织或钩织工位的管状针织物件的翻转装置,该翻转装置包括下部和上部,上部和下部分别布置在中间区域的下方和上方,在中间区域处布置或可布置用于支承所要翻转的管状物件的装置,管状物件在其一轴向端悬挂并大致垂向布置;以及管状体,该管状体可在将物件抽吸穿过管状体的所述上部轴向端之后用其上部轴向端从底部向上插入穿过悬挂在所述支承装置上的物件的所述轴向端,从而使由所述支承装置保持的物件外翻到所述管状体的外侧表面上,从管状体的所述上部轴向端逐渐抽出物件,该翻转装置包括辅助滑动装置,该辅助滑动装置可根据命令相对于所述管状体平行于所述管状体的轴线移动,并可相对于外翻到所述管状体的外侧表面上的物件周期地配合和脱开,从而产生物件朝向所述管状体的下部轴向端的滑动。利用辅助滑动装置将管状体外侧的物件推下来,并利用管状件内部的抽气将物件从管状件下方吸取,从而将缝合好后外翻的物件再一次翻转。虽然这个装置基本满足翻转织物的要求,但是整体装置结构过于复杂,而且辅助滑动装置使用时经常出现故障,导致机子故障停机或是管状织物卡坏,不利于大范围推广。且管状织物最终成品为正面朝外,缝合线或钩织线在内侧,工厂质检时还是需要将管状织物外翻,检测缝合效果,因此,该装置最后将正面从内侧翻转出来反倒增加了工厂质检的工序,增加了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的带平移功能的用于缝合管状织物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吸附织物、缝合织物的带平移功能的用于缝合管状织物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志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志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2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