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功率模块温度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1988.5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7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宋万杰;叶斌英;任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金旭鹏;肖冰滨 |
地址: | 528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功率 模块 温度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功率模块温度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属于压缩机控制技术领域。所述压缩机功率模块温度控制方法包括:采集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将所采集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与设定值Ⅱ比较;当所采集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大于等于设定值Ⅱ时,计算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的变化率;将所计算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的变化率与设定值Ⅲ比较;以及当所计算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的变化率大于设定值Ⅲ时,降低所述功率模块的工作频率。本发明的压缩机功率模块温度控制方法,控制压缩机功率模块的温度,防止压缩机功率模块温度异常,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功率模块温度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例如空调的压缩机结构中,电气控制部分的功率模块因工作电压、电流较高,工作频率变换频繁,同时因其高集成度导致的发热问题较为突出。现有技术的功率模块耦合连接到散热装置上,常见的温度控制方法为冷媒散热或者压缩机吸气侧进行散热。但是空调系统中,由于系统冷量输出的建立比较缓慢,功率的增速远大于散热带走热量的速度,系统稳定运行后其功率与散热趋于平衡,热量增加和散热的不平衡常会造成压缩机启动时功率模块启动过温保护或者在过温保护启动前损坏器件,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功率模块温度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该压缩机功率模块温度控制方法,控制压缩机功率模块的温度,防止压缩机功率模块温度异常,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功率模块温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将所采集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与设定值Ⅱ比较;当所采集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大于等于设定值Ⅱ时,计算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的变化率;将所计算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的变化率与设定值Ⅲ比较;以及当所计算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的变化率大于设定值Ⅲ时,降低所述功率模块的工作频率。
可选的,其中,当所计算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的变化率大于设定值Ⅲ时,按照降频速率Ⅰ降低所述功率模块的工作频率。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功率值;当所计算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的变化率大于零且小于等于设定值Ⅲ时,根据所获取的所述压缩机的功率值计算所述压缩机的功率值的变化率;将所计算的所述压缩机的功率值的变化率与设定值Ⅳ比较;当所计算的所述压缩机的功率值的变化率大于设定值Ⅳ时,按照降频速率Ⅱ降低所述功率模块的工作频率;以及当所计算的所述压缩机的功率值的变化率小于或等于设定值Ⅳ时,按照降频速率Ⅲ降低所述功率模块的工作频率。
可选的,所述降频速率Ⅰ、所述降频速率Ⅱ和所述降频速率Ⅲ的关系为:降频速率Ⅰ>降频速率Ⅱ>降频速率Ⅲ。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采集耦合到所述功率模块的散热装置的温度;在将所采集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与设定值Ⅱ比较之前,将所采集的所述散热装置的温度与设定值Ⅰ比较;当所采集的所述散热装置的温度小于设定值Ⅰ时,不将所采集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与设定值Ⅱ比较,并不改变所述功率模块的工作频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功率模块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成:将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与设定值Ⅱ比较;当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大于等于设定值Ⅱ时,计算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的变化率;以及将所计算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的变化率与设定值Ⅲ比较;当所计算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的变化率大于设定值Ⅲ时,降低所述功率模块的工作频率。
可选的,其中,当所述处理器所计算的所述功率模块的温度的变化率大于设定值Ⅲ时,按照降频速率Ⅰ降低所述功率模块的工作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19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