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级式板制皮带轮的旋压工艺及用于该工艺的专用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1870.2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3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贾锋;鄢荣清;潘从勇;孙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襄阳旋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16 | 分类号: | B21D22/16;B21D53/84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母材 凸出部位 水平运动 预成型旋轮 两级式 槽型 旋压 板制皮带轮 旋压工艺 专用工装 板制旋压皮带轮 初成型旋轮 抛物线形状 成形问题 精整旋轮 外凸起 凹陷 夹层 精整 内壁 挤压 生产 | ||
1.一种两级式板制皮带轮的旋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步:
①在旋压设备上安装的成型旋轮为第一预成型旋轮(4′),使第一预成型旋轮(4′)上部的抛物线形状凹槽(5′)与母材上部对应;旋压设备上装有芯模夹具,母材装于芯模夹具上,旋压设备的主轴旋转,带动芯模夹具和母材旋转,将第一预成型旋轮(4′)旋转并呈水平运动进行挤压将母材沿第一预成型旋轮(4′)上部的抛物线形状凹槽(5′)和下部凹槽(6′)向外凸起,形成凸出部位(3′);
②在旋压设备上安装的成型旋轮为第二预成型旋轮(9′),使第二预成型旋轮(9′)上的下部凹槽(10′)与完成了工步①的母材上凸出部位(3′)对应,将第二预成型旋轮(9′)旋转并呈水平运动,进行对完成了工步①的母材的旋压,使母材上凸出部位的材料继续向外凸起,形成凸出部位(8′);
③在旋压设备上安装的成型旋轮为初成型旋轮(13′),使初成型旋轮(13′)上的下部凹槽(14′)与完成了工步②的母材凸出部位(8′)对应,将初成型旋轮(13′)旋转并呈水平运动进行旋压,使母材上凸出部位的材料继续向外凸起形成凸出部位(12′),并使其槽型初具规模。
④在旋压设备上安装的成型旋轮为精整旋轮(15′),使精整旋轮(15′)上的下部凹槽(16′)与完成了工步③的母材凸出部位(12′)对应,将精整旋轮(15′)旋转并呈水平运动进行精旋精整达到产品最终要求的槽型形状。
2.一种用于两级式板制皮带轮的旋压工艺的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芯模(2)、下芯模(3)构成的芯模夹具,上芯模(2)与装配在旋压设备上主轴的连接盘(5)连接,下芯模(3)与装配在旋压设备下主轴的连接盘(4)连接,第一预成型旋轮(4′)、第二预成型旋轮(9′)、初成型旋轮(13′)、精整旋轮(15′)对应装于各自的旋轮轴上;所述的第一预成型旋轮(4′)为卷轮,第一预成型旋轮(4′)上部有凹槽(5′),下部有凹槽(6′);第二预成型旋轮(9′)为平轮,其下部有凹槽(10′),凹槽(10′)的深度大于第一预成型旋轮(4′)中凹槽(6′)的深度;初成型旋轮(13′)下部有凹槽(14′),凹槽(14′)深度大于第二预成型旋轮(9′)中凹槽(10′)的深度;精整旋轮(15′)下部有凹槽(16′),精整旋轮的凹槽(16′)的深度大于初成型旋轮(13′)的凹槽(14′)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级式板制皮带轮的旋压工艺的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成型旋轮(4′)上部有凹槽(5′)形状为抛物线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级式板制皮带轮的旋压工艺的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一预成型旋轮(4′)的凹槽(6′)、第二预成型旋轮(9′)的凹槽(10′)、初成型旋轮(13′)的凹槽(14′)、精整旋轮(15′)的凹槽(16′)的高度位置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级式板制皮带轮的旋压工艺的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精整旋轮(15′)上的凹槽(16′)的深度与产品最终要求的槽型高度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襄阳旋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襄阳旋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18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