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TE-U独立系统的用户驻留流程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1714.6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8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单杭冠;李国翔;黄爱苹;余官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8/16 | 分类号: | H04W48/16;H04W56/00;H04W60/00;H04W8/18;H04W36/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王琛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te 独立 系统 用户 驻留 流程 | ||
1.一种LTE-U独立系统的用户驻留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1)对于任一用户终端并标记为n,其开机后通过侦听同步信号进行LTE-U小区搜索,以确定待接入小区;
(2)用户终端n与待接入小区进行同步,以获取该小区的系统信息;
(3)将用户终端n发起过的所有业务根据时延敏感程度分为时延敏感业务和非时延敏感业务,并统计每个业务在一天各个时段内的历史发起次数;
(4)根据小区系统信息、业务类型、业务特征参数以及各时段业务发起次数判断是否驻留当前待接入小区,若否且仍有LTE-U小区可供搜索,则返回步骤(1)重新确定一个待接入小区再进行驻留判断;若无LTE-U小区可驻留,执行LTE系统驻留流程,即开始侦听LTE小区;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4.1用户终端n根据开机时间确定其所在时段并记为k,并统计时段k内所有时延敏感业务的发起总数以及所有非时延敏感业务的发起总数MS和MR分别时延敏感业务和非时延敏感业务的数量,为第i个时延敏感业务在时段k内的历史发起次数,为第j个非时延敏感业务在时段k内的历史发起次数;
4.2若大于则执行步骤4.3,否则执行步骤4.4;
4.3计算用户终端n所有时延敏感业务到达速率的期望E[ri]以及当前待接入小区对用户终端n发起时延敏感业务所能提供剩余有效容量的期望若则用户终端n选择驻留当前待接入小区,否则返回步骤(1)重新确定一个待接入小区再进行驻留判断;
4.4计算用户终端n发起非时延敏感业务需要最低吞吐量的期望E[hj]以及当前待接入小区的剩余吞吐量若则用户终端n选择驻留当前待接入小区,否则返回步骤(1)重新确定一个待接入小区再进行驻留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驻留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1用户终端n开机后检查本地是否存有小区信息:若有,则执行步骤1.2;若无,则执行步骤1.3;
1.2根据本地存储的小区信息逐条搜索对应的LTE-U小区:对于任一条小区信息,根据该信息开始侦听同步信号,若在预定时间内侦听到了对应的同步信号,则将发出该同步信号的LTE-U小区作为待接入小区;若在预定时间内未侦听到对应的同步信号,则选择下一条小区信息进行侦听,当遍历完所有的小区信息均还未侦听到相应的同步信号,则执行步骤1.3;
1.3用户终端n根据自身能力扫描LTE-U全频段,根据侦听到的中心频点接收功率强度建立一个优先级由高到低排序的频段列表,功率强度越大优先级越高;
1.4根据优先级对频段列表中的频段进行搜索:对于任一频段,侦听该频段内的同步信号,若在预定时间内侦听到了相应的同步信号,则取最先侦听到的同步信号所对应的LTE-U小区作为待接入小区;若在预定时间内未侦听到任何同步信号且频段列表中还有未搜索的频段,则搜索下一频段以侦听同步信号并确定待接入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驻留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延敏感业务的业务特征参数包括数据包最大容忍时延、丢包率门限以及数据到达速率,所述非时延敏感业务的业务特征参数包括最低吞吐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驻留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期望E[ri]的计算表达式如下:
其中:P(i)为用户终端n在时段k内发起第i个时延敏感业务的概率即ri为第i个时延敏感业务的数据到达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驻留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期望E[hj]的计算表达式如下:
其中:P(j)为用户终端n在时段k内发起第j个非时延敏感业务的概率即hj为第j个非时延敏感业务需要的最低吞吐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17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