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修复型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1142.1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4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双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双鑫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33/00;B32B37/06;B32B37/10;D04H1/425;D04H1/4258;D04H1/4382;D04H1/492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罗沪光 |
地址: | 236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无纺布 竹原纤维 混合纤维 开松 抗菌 网层 制备 混合纤维网 水刺纤维网 无菌水清洗 修复 低温烘干 厚度均匀 加压雾化 杀菌效果 伤口疤痕 伤口愈合 使用频率 梳理成网 超声波 沉降 茶纤维 拉伸性 热合层 雾化水 纤维网 正反面 振荡 烘干 层压 去除 加热 喷射 | ||
1.一种抗菌修复型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开松:将茶纤维、醋酸纤维和酪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使用无菌水清洗2-3次,混合后在水中加热开松,得开松纤维;
(2)梳理成网:先将开松纤维在频率40kHz超声波下振荡23-26min,沉降7-10min,再使用频率25kHz超声波振荡5-7min,沉降40-45min,制得混合纤维网;
(3)雾化水刺:将混合纤维网置于雾化水喷射器上部,进行雾化水刺处理,雾化水喷射压强为17-23kPa,先正面喷射3-4min,再反面喷射2-3min,正反面交替喷射循环次数为5-6次,制得水刺纤维网;
(4)烘干:将水刺纤维网进行低温烘干,制得茶纤维网层,所述的低温烘干,其温度为41-44℃,时间37-43min,烘干至水分含量10%-15%;
(5)竹原纤维层:将竹原纤维、醋酸纤维、酪素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混合后,按照步骤(1)至(4)制成竹原纤维网层;
(6)热合层压:将茶纤维网层和竹原纤维网层叠加,并向中间层加入总质量2%-3%的药剂粉,进行层压工艺,先在73-76℃温度下层压21-25min,再将温度升至95-98℃层压30-35min,温度上升和下降速度为5℃/2min,冷却后制得医用无纺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修复型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加热开松,其温度为52-56℃,时间40-45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修复型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开松纤维,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茶纤维34-38份、醋酸纤维11-14份、酪素纤维7-11份、大豆蛋白纤维5-9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修复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竹原纤维网层,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竹原纤维29-33份、醋酸纤维10-14份、酪素纤维6-9份、大豆蛋白纤维3-5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修复型医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药剂粉,其配制方法为:
按照质量计份称取仙鹤草10-13份、椿根皮3-4份、五倍子7-9份、血竭5-8份、紫草3-5份、冰片2-4份、甘草5-7份,粉碎后混合,置于去离子水中煮沸2-3h,然后在50-55℃温度下烘干,经微粉化和过滤后制得药剂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双鑫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双鑫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11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