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显示场景定位穿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9772.5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5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丁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数字工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A61H39/04;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显示 场景 定位 穿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R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虚拟显示场景定位穿戴装置。
背景技术
VR眼镜,是利用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集合的产品,是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VR头显VR眼镜是一个跨时代的产品。不仅让每一个爱好者带着惊奇和欣喜去体验,更因为对它诞生与前景的未知而深深着迷。
目前,VR场景画面里的元素普遍过于丰富,像远处景深里虚焦树叶就是众多元素里的一部分,人们在观看这些场景时眼睛会为了适应VR场景而不断聚焦,眼部肌肉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所以佩戴完后眼部极易感到疲劳、酸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虚拟显示场景定位穿戴装置,解决长时间佩戴VR眼镜之后眼部容易疲劳、酸胀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虚拟显示场景定位穿戴装置,包括VR镜体,所述VR镜体上开有一个凹槽,在凹槽底部设置有两个圆形镜目,在凹槽上还设置有两组眼眶按摩机构,所述眼眶按摩机构包括若干个震动触头,震动触头绕圆形镜目的周围成环形分布;所述震动触头与设置在VR镜体内的控制芯片连接;在两个圆形镜目之间设置有两个由不锈钢制成的鼻梁震动按摩头,两个鼻梁震动按摩头的中心点连线与两个圆形镜目的圆心连线重合,所述鼻梁震动按摩头内还设置有发热电阻,所述鼻梁震动按摩头、发热电阻均与控制芯片连接。进一步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按摩的VR眼镜,可在观看时对眼部进行按摩放松。首先在凹槽内安装了眼眶按摩机构和鼻梁震动按摩头,模拟眼保健操对眼部和鼻梁进行按摩,通过震动的方式刺激眼眶周围穴位,达到放松眼部肌肉的目的。另外,本发明在鼻梁震动按摩头内设置发热电阻,发热电阻在控制芯片的作用下工作,因为鼻梁位于两个眼睛之间,其鼻梁经络与眼部共通,通过鼻梁震动按摩头对鼻梁进行热按摩,其热量传递到两侧眼眶进一步加速眼部血液流动,冲走乳酸垃圾,进一步缓解眼部疲劳;相比现有的远红外按摩仪还减少了远红外按摩触头的数量、减少了红外线对眼部的刺激,更具有经济实用性。鼻梁震动按摩头由不锈钢制成可以更好的导热。本发明的鼻梁震动按摩头和震动触头的震动方式均为现有的。
在VR镜体上还设置有震动力度旋钮,所述震动力度旋钮与控制芯片连接,其中:
震动力度旋钮:采集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传输给控制芯片;
控制芯片:接收震动力度旋钮传输的输入信号,将输入信号作为触发信号分别发送震动力度指令到震动触头和鼻梁震动按摩头;
震动触头:接收控制芯片发送的震动力度指令,调节震动力度;
鼻梁震动按摩头:接收控制芯片发送的震动力度指令,调节震动力度。进一步的,本发明在VR镜头上设置震动力度旋钮,这样人们可以自由控制其按摩力度,更加人性化。
所述鼻梁震动按摩头外侧设置有一个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内壁与鼻梁震动按摩头的外表面贴合。进一步的,由于鼻梁主要由软骨构成,在鼻梁震动按摩头外侧设置硅胶套可对鼻梁进行保护,同时还可对鼻梁震动按摩头进行一定的隔热,避免其太烫灼伤皮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虚拟显示场景定位穿戴装置,在凹槽内安装了眼眶按摩机构和鼻梁震动按摩头,模拟眼保健操对眼部和鼻梁进行按摩,通过震动的方式刺激眼眶周围穴位,达到放松眼部肌肉的目的,解决了长时间佩戴VR眼镜之后眼部容易疲劳、酸胀的问题;本发明经济实用、操作灵活、非常人性化。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子控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VR镜体,2-凹槽,3-圆形镜目,4-震动触头,5-鼻梁震动按摩头,6-震动力度旋钮,7-硅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数字工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数字工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9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基站
- 下一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