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鼻咽癌及配合鼻咽癌放化疗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9612.0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0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小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35/00;A61K35/583;A61K35/6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鼻咽癌 配合 化疗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鼻咽癌及配合鼻咽癌放化疗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提取自重楼、白花蛇舌草,石上柏,半枝莲,猫爪草、栀子、白芍、夏枯草、五指毛桃,太子参,薏苡仁,甘草,菟丝子,蜈蚣,守宫。本发明是将现代医学的技术和中国传统的中医学知识结合起来,首先从从经络角度对鼻咽癌患者以及健康人员进行辨识和统计,提出以攻补兼施的方法,清肝解毒并补脾益肾进行鼻咽癌治疗。配方中,以重楼、猫爪草、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五指毛桃、太子参、薏苡仁、菟丝子健脾益气补肾共为君,以蜈蚣、守宫攻毒散结为臣;以白芍、石上柏、半枝莲、栀子、夏枯草滋肝养阴清热散结为佐,以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咽癌及配合鼻咽癌放化疗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鼻咽癌为常见之恶性肿瘤,多见于广东、广西等南方诸省。具有一定的地域和种族特点,有家族倾向性,30-50岁为高发病年龄,男性比女性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涕、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癌侵犯颅神经后的症状(神经痛、头痛、眼球麻痹、耳鸣耳聋等),鼻咽镜可查见鼻咽腔有菜花样肿物,呈色灰白、表面粗糙或有溃疡、触之易出血。其所处鼻咽位置隐蔽,检查不易。此外,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比较复杂,缺乏特征,故容易被人忽视,延误诊断和治疗,所以必须提高警惕性。常见症状有:①出血:主要是吸鼻后韧中带血,或鼻出带血鼻涕。开始常为少量血丝,容易被忽视,及至出血量较多时,往往病变已入中、晚期。②头痛:早期就可有头痛,而且多偏向一侧,呈间歇性;晚期则出现持续性剧烈头痛,容易误认为神经性偏头痛。③颈部淋巴结肿大:一侧或双侧颈部出现肿块,无能,质较硬,活动度差,常易误认为淋巴结核或淋巴结炎。④其他症状:除表现上述某一个或所有症状外,还可出现鼻塞、耳闭、耳鸣、耳部麻木、复视、上睑下垂等症状。晚期癌肿易向颅内侵犯及骨、肝、肺等远处转移。诊断:鼻咽镜检查是发现痛肿最有效、可靠的方法,最后确诊要靠活检切片。EB病毒血清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肝脾B超,胸部、颅底照片或CT扫描等检查对了解病变侵犯范围及有无远处转移有意义。
目前鼻咽癌的治疗方法是以放疗为主,同时结合化疗、生物治疗、及手术等的综合治疗,使鼻咽癌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但新增鼻咽癌仍保持较稳定的发病率,说明鼻咽癌的治疗和/或预防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新的方法。此外,经放射线治疗鼻咽癌时,放射线杀灭肿瘤的同时对鼻咽周围组织也会造成杀伤,导致放射性咽炎、鼻炎、中耳炎及放射性脑病等后遗症,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再者鼻咽癌经常规放疗还不能杜绝其复发转移,故对于鼻咽癌的发病机理、治疗以及临床的研究均需要加强。
传统的中医学认为,鼻咽癌的发生于机体内外多种致病因素有关,病因包括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弱、情志不遂、饮食不洁、脏腑功能失调致邪毒乘虚而入,凝结成癌肿,中医病因病机包括热毒、痰凝、气滞血瘀和正虚。但这些结论均是从古文献研究及理论探讨中得出,中医文献及医案研究较少经过现代医学以及病理学的研究确认,因此佐证其结论的论据欠充分。但一般人根据这些认识,多采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鼻咽癌,寒凉药过多。苦寒药败胃损伤人体正气,虽一时有效,久用此类药反而对鼻咽癌患者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鼻咽癌及配合鼻咽癌放化疗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鼻咽癌及配合鼻咽癌放化疗的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提取自重楼、白花蛇舌草,石上柏,半枝莲,猫爪草、栀子、白芍、夏枯草、五指毛桃,太子参,薏苡仁,甘草,菟丝子,蜈蚣,守宫。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的原料药配比为:重楼5-35份、白花蛇舌草25-65份,石上柏5-20份,半枝莲5-20份,猫爪草5-35份、栀子5-20份、白芍5-20份、夏枯草5-20份、五指毛桃25-65份,太子参5-20份,薏苡仁25-65份,甘草3-15份,菟丝子10-35份,蜈蚣1-3份,守宫3-12份;所述份数为质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小军,未经周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9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枇杷治痤丸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