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槽型电机转子及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9205.X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7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曹君慈;李伟力;吴志刚;张晓晨;李栋;彭程;陈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26 | 分类号: | H02K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电机 转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槽型电机转子,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复合槽型电机转子包括圆环状的转子冲片本体,转子冲片本体的外圆周上呈辐射状均匀分布有若干转子槽,转子槽内设有导条,转子槽为由起动槽和运转槽依次连通组成的复合槽,运转槽位于靠近转子冲片本体中心轴的一端,起动槽位于远离所述转子冲片本体中心轴的一端,起动槽为圆型槽,起动槽顶端开设有第一槽口,运转槽为近似矩形槽,运转槽的两个侧面为相互对称的椭形凹面。本发明可通过改变起动槽和运转槽的大小和形状,进而改变电机性能,满足不同运行环境和性能要求,降低了电机转子冲片的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槽型电机转子及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驱动电机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不同功率、不同性能的电机转子的转子槽型设计各异,而且不同型号的电机转子都需要不同的转子模具进行制造,增加了转子冲片模具制造的复杂性,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现有的电机转子的转子槽型存在漏磁现象严重,起动转矩小,功率因数低,电机效率不能达到最优化,电机的性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复合槽型的电机转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因电机类型、功率、性能的不同而产生的转子冲片模具过多、制造复杂的技术问题,能够有效提高转子模具的利用率,改善电机转子参数,提高电机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槽型电机转子,包括圆环状的转子冲片本体,所述转子冲片本体的外圆周上呈辐射状均匀分布有若干转子槽,所述转子槽内设有导条,所述转子槽为由起动槽和运转槽依次连通组成的复合槽,所述运转槽位于靠近所述转子冲片本体中心轴的一端,所述起动槽位于远离所述转子冲片本体中心轴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起动槽为圆型槽,所述起动槽顶端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运转槽为矩形槽,所述运转槽的两个侧面为相互对称的椭形凹面。
进一步的,所述运转槽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由外到内依次连通的第一运转槽、第二运转槽、第三运转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口及连通所述起动槽与所述第一运转槽的第二槽口、连通所述第一运转槽与所述第二运转槽的第三槽口、连通所述第二运转槽与所述第三运转槽的第四槽口均为矩形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口的深度与宽度之比为0.3~0.5,所述起动槽的半径与所述第一槽口的深度之比为1.5~2.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口、第二槽口、第三槽口、第四槽口的宽度均相等,所述第一槽口、第三槽口、第四槽口的深度均相等,所述第二槽口的深度与所述起动槽的半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运转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一运转槽的椭形凹面的深度之比为4,所述第二运转槽的椭形凹面的深度与所述第一运转槽的椭形凹面的深度之比为0.5,所述第三运转槽的椭形凹面的深度与所述第二运转槽的椭形凹面的深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运转槽(202)的深度为:
h1=0.4×[(0.1~0.35)×(D2-D3)-(4.8~8)×b02],
所述第二运转槽(203)的深度为:
h2=0.3×[(0.1~0.35)×(D2-D3)-(4.8~8)×b02],
所述第三运转槽(204)的深度为:
h3=0.25×[(0.1~0.35)×(D2-D3)-(4.8~8)×b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92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和空调
- 下一篇:一种V字型不对称永磁电机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