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延缓渗透能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2773.7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5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盖景刚;伍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7/00 | 分类号: | F03G7/00 |
代理公司: | 51124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许泽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延缓 渗透 发电 系统 | ||
1.压力延缓渗透能发电系统,包括渗透装置、稀溶液池(19)、浓缩装置和发电装置(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压装置和蓄水装置;
所述渗透装置包括渗透池(2),所述渗透池(2)内设置有压力延缓渗透膜(11),所述压力延缓渗透膜(11)将渗透池(2)分隔为稀溶液侧(10)和浓溶液侧(12),所述稀溶液侧(10)与稀溶液池(19)循环连接;
所述稳压装置包括具有稳压进液口和稳压出液口的密闭容器(23),所述密闭容器(23)的内部设置有一端与稳压进液口相连的稳压进液管以及一端与稳压出液口相连的稳压出液管,密闭容器(23)上还设置有稳压排气阀(22);工作时,密闭容器(23)的内部容纳有稳压溶液和稳压气体,且稳压进液管的另一端以及稳压出液管的另一端均没入稳压溶液中,稳压排气阀(22)能够用于排放稳压气体;
所述蓄水装置包括第一蓄水箱(6)和第二蓄水箱(14),所述第一蓄水箱(6)和第二蓄水箱(1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气阀(5)和第二排气阀(15);
所述浓溶液侧(12)的出液口与密闭容器(23)的稳压进液口相连,所述密闭容器(23)的稳压出液口通过第一蓄水换向阀(13)分别与第一蓄水箱(6)的循环进液口和第二蓄水箱(14)的循环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一蓄水箱(6)的循环出液口和第二蓄水箱(14)的循环出液口均通过第二蓄水换向阀(4)与浓溶液侧(12)的进液口连接;
所述第一蓄水箱(6)的发电出液口和第二蓄水箱(14)的发电出液口均通过发电换向阀(7)与发电装置(9)的进液口连接;
所述浓缩装置包括浓溶液进出换向阀(24)、浓溶液输送泵(25)和浓缩容器,所述第一蓄水箱(6)的换液口和第二蓄水箱(14)的换液口均通过换液换向阀(16)与浓溶液进出换向阀(24)的接口一连接,所述浓溶液进出换向阀(24)的接口二和接口三分别通过排液支管和补液支管与浓缩容器的进出液口连接,所述浓溶液输送泵(25)设置在补液支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延缓渗透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溶液池(19)的出液口依次通过稀溶液循环输送泵(18)和稀溶液进液控制阀门(20)与稀溶液侧(10)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稀溶液侧(10)的出液口通过稀溶液出液控制阀门(1)与稀溶液池(19)的进液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延缓渗透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池(2)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各渗透池(2)并联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延缓渗透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容器(23)的稳压出液口与第一蓄水换向阀(13)之间的连接上设置有稳压出液压力表(2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延缓渗透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水换向阀(4)与浓溶液侧(12)的进液口之间的连接上设置有浓溶液循环输送泵(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延缓渗透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换向阀(7)与发电装置(9)的进液口之间的连接上依次设置有发电流量控制阀门(17)和发电流量计(8)。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压力延缓渗透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容器包括n个浓缩池(27),n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所述浓缩池(27)内设置有浓缩池进出液管,所述浓缩池进出液管上设置有浓缩池进出液控制阀(26),各浓缩池(27)内的浓缩池进出液管的进出液端连接在一起构成浓缩容器的进出液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277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区块链的移动终端网络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疑伪基站鉴别方法及其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