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设备协作组建立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0174.1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7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向铮铮;庞继勇;苏宏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8 | 分类号: | H04W4/08;H04W72/04;H04W74/00;H04W74/08;H04W76/27;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设备 协作 组建 方法 装置 | ||
一种用户设备协作组建立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组过程时延比较大,建组过程的效率比较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邻近用户设备NUE接收到目标用户设备TUE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前导序列以及所述TUE的数据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前导序列用于所述TUE与所述NUE之间的随机接入;所述NUE根据所述TUE的数据部分确定所述TUE;所述NUE发送第二消息给基站,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前导序列以及所述NUE的数据部分,其中,所述第二前导序列用于所述NUE于所述基站之间的随机接入;所述NUE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用户设备协作组标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设备协作组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飞速的发展,支持的业务也从最初的语音、短信,发展到现在支持无线高速数据通信,全世界范围内的无线连接数量正在经历持续地高速增长,各种新型无线业务类型也大量涌现,例如物联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对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eneration,5G)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协作是5G系统主要支持的特性之一,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容量以及网络的覆盖范围,同时可以降低演进型基站(E-UTRANNodeB,eNB)端的负载,而用户协作的前提是建立用户设备协作组。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基于竞争的四步随机接入的方式来建立用户设备协作组,具体的,如图1所示,首先eNB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信令来通知目标用户设备(target user equipment,TUE)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随机接入的前导序列索引,TUE根据eNB的指示发送相应的用于D2D随机接入的前导序列给邻近用户设备(neighboring user equipment,NUE),NUE在收到所述TUE发送的所示D2D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后,若愿意参与用户协作则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PRACH)发送普通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给eNB,eNB在收到所示NUE发送的所述普通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后,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给所述NUE,所述NUE在收到eNB发送的RAR后,进一步发送自己的小区无线临时标识(cell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以及接收到的所述TUE发送的D2D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序列索引给eNB,eNB根据收到的所述NUE发送的信息,决定所述NUE是否成为所述TUE的CUE,若是,则将所述NUE与所述TUE组成一个用户设备协作组,并且发送D2D RAR给所述TUE和成为所述TUE的CUE的多个NUE,在所述D2D RAR中包含eNB为所述用户设备协作组分配的组标识以及其他相关信息。采用上述方式建立用户设备协作组使得建组过程时延比较大,建组过程的效率比较低。
综上,如何降低建组过程的时延,提高建组过程的效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协作组建立的方法及装置,降低了建组过程的时延,提高了建组过程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协作组建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邻近用户设备NUE接收到目标用户设备TUE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前导序列以及所述TUE的数据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前导序列用于所述TUE与所述NUE之间的随机接入;所述NUE发送第二消息给基站,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前导序列以及所述NUE的数据部分,其中,所述第二前导序列用于所述NUE与所述基站之间的随机接入;所述NUE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用户设备协作组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01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