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肿瘤细胞激活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8468.0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1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强;严荣;赵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31/7088;A61K41/00;A61K47/5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细胞 激活 诊疗 一体化 纳米 探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肿瘤细胞激活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包括纳米金颗粒、巯基修饰的寡核苷酸结合序列以及抗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抗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的一端修饰有与寡核苷酸接合序列互补的碱基对和二硫键,另一端修饰有荧光染料,其中,纳米金颗粒与巯基修饰的寡核苷酸接合序列通过共价键耦联,抗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与巯基修饰的寡核苷酸接合序列通过碱基互补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由肿瘤细胞激活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在作为肿瘤细胞的诊断剂和/或治疗剂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能够对肿瘤细胞进行特异性荧光诊断,靶向性高,且能够在诊断的同时实现光热/基因的协同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由肿瘤细胞激活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目前是全世界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生命,治愈肿瘤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手术切除是恶性肿瘤的一种主要治疗方式,然而临床上有很大一部分的肿瘤病人的肿瘤在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前已出现了微转移,从而导致术后肿瘤的高复发及肿瘤病人的死亡。因此,为提高肿瘤的治疗效率和降低其术后复发率,研究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用于肿瘤治疗的方法主要有放疗、化疗、光疗(光动力及光热治疗)、基因治疗等,尽管这些方法都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但在临床中,单一的治疗手段很难实现对肿瘤的完全杀灭,因此近年来基于多种策略的肿瘤协同治疗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上述方法都有严重的副作用,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如何增强治疗的靶向性和特异性成为肿瘤协同治疗中难点。另外,由于肿瘤浸润的不规则特性,常常导致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间的界限模糊,使人们很难实现对肿瘤的精准诊断辨别。因此,为解决上述肿瘤诊疗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发展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诊疗一体化探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肿瘤细胞激活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纳米探针能够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诊断和高效协同治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肿瘤细胞激活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包括纳米金颗粒、巯基修饰的寡核苷酸结合序列以及抗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anti-survivin),抗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的一端修饰有与寡核苷酸结合序列互补的碱基对和二硫键,另一端连接有荧光染料,其中,纳米金颗粒与巯基修饰的寡核苷酸结合序列通过金硫键共价耦联,抗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与巯基修饰的寡核苷酸结合序列通过碱基互补连接。
进一步地,纳米金颗粒的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为700-1000nm,纳米金颗粒为纳米金星颗粒、纳米金环颗粒和纳米金花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纳米金颗粒为纳米金星颗粒;纳米金星颗粒的星型分枝范围为3-8个。
进一步地,纳米金颗粒的粒径范围为30-50nm。
进一步地,巯基修饰的寡核苷酸结合序列的碱基长度为6-10bp。6-10bp的序列长度一方面可以满足碱基互补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不会对纳米颗粒的穿膜造成影响,另外其合成成本也较低。
进一步地,巯基修饰的寡核苷酸结合序列为3’-HS-poly(A)-5’、3’-HS-poly(T)-5’、3’-HS-poly(G)-5’或3’-HS-poly(C)-5’。其3’端修饰有巯基(-SH),poly(A)、poly(T)、poly(G)、poly(C)的序列长度为6-10bp。
进一步地,荧光染料为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花菁染料3(Cy3)、花菁染料5(Cy5)和花菁染料5.5(Cy5.5)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抗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进一步地,上述由肿瘤细胞激活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8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