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狭长类梁蜂窝芯零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7679.2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4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李学;高清;袁信满;周进;丁苏煜;盛雷;宋俊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梁义东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芯零件 加工 上型面 毛坯 固持 粗精加工 楔形槽 切出 材料去除率 超声波机床 刀具刀尖 加工效率 零件变形 零件翻面 零件轮廓 外轮廓线 真空平台 超声波 蜂窝芯 加工面 轮廓边 下型面 圆盘刀 翻面 拉起 楔尖 轴向 保证 干涉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狭长类梁蜂窝芯零件加工方法,采用超声波机床,将蜂窝芯毛坯固持于真空平台,通过圆盘刀对零件上型面进行粗精加工,并加工面至毛坯边界;选用匕首刀在上型面轮廓边切出楔形槽,翻面对零件下型面加工,并采用匕首刀沿零件外轮廓线,刀具刀尖仅超过楔尖,轴向一刀切出蜂窝芯零件轮廓。本发明直接对零件上下型面进行粗精加工,并扩至毛坯边界,保证了翻面定位的面积,增加了固持强度;在零件上型面仅切出楔形槽,便于零件翻面定位和防止加工干涉,降低固持了风险,避免了零件被拉起、过切,保证了加工质量;使用超声波匕首刀对零件轮廓进行一刀加工,其材料去除率高,零件变形小,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蜂窝芯的超声波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蜂窝芯作为一种多孔结构材料具有质量小、比强度高、比刚度高、耐腐蚀、抗冲击等优良性能,自问世以来,备受航空航天领域的青睐。其组分为芳纶纤维细短,韧性极强;其轴向正交平面受力容易变形,切削性差,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目前,蜂窝芯零件大多用于飞机的机翼夹层位置,且所处的位置不同零件的大小也不相同,传统的蜂窝芯零件加工过程中,不考虑零件的形状大小,采用圆盘刀将蜂窝零件上型面轮廓加工完成后,才对零件上型面粗精加工,然后翻面分别对零件下型面轮廓和下型面加工。
但是传统的方法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将零件上型面轮廓加工加工到位,减少了零件翻面定位的面积,降低了零件的固持强度, 使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被拉起、过切,甚至报废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采用圆盘刀对零件轮廓粗精加工,刀具磨损大,加工效率低,同时铣削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污染环境,因此,改善狭长类梁蜂窝芯零件加工方法,对提高狭长类梁蜂窝芯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狭长类梁蜂窝芯零件加工过程中零件被拉起、过切、报废;刀具磨损大,加工效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本专利提供了一种狭长类梁蜂窝芯零件加工方法,用于实现狭长类梁蜂窝芯零件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污染的加工。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狭长类梁蜂窝芯零件加工方法,步骤为:
S1将蜂窝芯毛坯固持于超声波机床的真空平台,采用超声波圆盘刀对零件上型面进行加工,同时将其加工面延至毛坯边界;
S2 将零件翻面固定,对零件下型面进行粗精加工;
S3 采用匕首刀,沿零件外轮廓线轴向切出蜂窝芯零件轮廓,实现狭长类梁蜂窝芯零件的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对零件上型面轮廓加工时,采用匕首刀在其轮廓边切出楔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骤S3中切出蜂窝芯零件轮廓时,保证刀具刀尖超过楔尖,沿零件外轮廓线轴向一刀切除材料残留部分,完成毛坯与轮廓的分离。
所述楔形槽加工,应防止加工中刀具与工装的干涉。
所述楔形槽加工,应保证零件的固持强度。
所述楔形槽加工,应保证零件的翻面定位精度和强度。
所述步骤S3中切出蜂窝芯零件轮廓时,刀具刀尖应仅超过楔尖加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取消对零件轮廓优先加工的传统方案,直接采用圆盘刀对零件上下型面进行粗精加工,并扩至毛坯边界,保证了零件翻面定位的面积,增加了零件的固持强度;
在零件上型面轮廓区域仅切出楔形槽,而不是将零件上型面轮廓加工到位,便于零件翻面定位和防止加工中刀具与工装的干涉,更降低了将零件上型面轮廓加工到位而引起固持强度不够的风险,有效地避免了狭长类梁蜂窝芯零件由于固持强度不够零件被拉起、过切,甚至报废的问题,保证了零件的加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7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